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年5月29日
标题:“50后”“70后”“90后”共述建党往事 ——上海师范大学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记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5月26日,上海师范大学“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课——“同上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政大课”开讲。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专家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正光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成员王振辉同学共同讲授思政课。
在这场跨代际的“对话”交流中,“50后”党史专家苏智良教授、“70后”思政课教师张正光教授和“90后”青年学生王振辉分别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学习经历,以专题报告、微课程的形式,带领师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伟大历史,感受革命先辈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来自上海师范大学16个学院近800名学生现场进行学习,上海师大附属学校中小学等观看网络直播。
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讲授思政课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苏智良以“初心之地:上海的建党往事”为题,结合其历时十年完成的《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一书,以丰富的史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建党为什么是上海:聚焦城市化、工业化、租界、文化、共产国际关注的城市史研究视角”“人物、空间与建党活动:将老渔阳里、新渔阳里、一大会址等空间贯通思考党的创建史”“保护上海红色史迹:上海众多革命遗址、红色遗迹、纪念地和重要领导人的故居、居住地等承载历史记忆的物质载体保护任务更加紧迫”等主题,讲述了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的故事。
上海师范大学专家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正光教授讲授思政课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张正光以“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为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学史明理就是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理”“学史增信就是要‘增’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之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信心”“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对党忠诚之大德、为民造福之公德、严于律己之私德”“学史力行就是要‘行’当代青年之责任”等方面,深刻阐述了新时代青年要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使命。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上海师范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宣讲团成员王振辉同学讲授思政课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王振辉结合历史专业所学,结合参加上海师范大学“永远跟党走”百支学生队伍红色大寻访活动,用“历史的选择”微课程,分享了学习党史,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等青年之声。
此次上海师范大学“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第一课,在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现场学生纷纷表示,思政大课第一课的学习使自己深刻领会了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之基。上海师范大学201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1班季睿妍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拥有无限未来,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当下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不辜负青春。上海师范大学2018级食品安全与检测专业戴海玲认为,有幸聆听这堂思政大课,让我深刻体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为宣传、利用、传承好上海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此次活动也是上海历史学会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20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之一。“50后”“70后”“90后”共述上海建党往事,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是学校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等学科优势,深入推进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全面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举措。
链接地址:http://www.cssn.cn/zx/bwyc/202105/t20210529_53370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