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5月26日
标题:“跨代际”共述上海建党往事上师大师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
记者:孟歆迪
上海师范大学“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课——“同上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政大课”开讲。5月26日,上海师范大学来自16个学院近800名学生在现场学习,上海师大附属学校中小学等观看网络直播。
在这场跨代际的“对话”交流中,50后党史专家、人文学院教授苏智良,70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政课教师张正光和90后青年学生王振辉分别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学习经历,以专题报告、微课程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伟大历史,感受革命先辈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100年前,陈独秀和那时正青春的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商议,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中国共产党把完整的上海交给上海人民,展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好形象……”50后苏智良以《初心之地:上海的建党往事》为题,结合其历时十年完成的《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一书,以丰富的史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
张正光以《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为题,从“学史明理就是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理”“学史增信就是要‘增’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之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信心”“学史崇德就是要‘崇’对党忠诚之大德、为民造福之公德、严于律己之私德”“学史力行就是要‘行’当代青年之责任”等方面,深刻阐述了新时代青年要立足新起点、新征程,深刻汲取历史经验,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使命。
王振辉结合历史专业所学,结合参加学校“永远跟党走”百支学生队伍红色大寻访活动,用《历史的选择》微课程,分享了学习党史,感悟“中国共产党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等青年之声。
据悉,本次活动也是上海历史学会与上海师大共同主办的第20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之一。(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链接地址:https://wap.gmdaily.cn/article/e542b2f82b3647a1b3061fd03b9e8b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