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春上海 2021年5月11日
标题:一所学校的校长需要具备很多专业能力,但首要的是什么?
记者:刘昕璐
“最近电视剧《小舍得》大家都非常关注。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是一个教育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的教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教育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教育,办好学校,校长首先就应该是学校精神家园的奠基者、守护者和践行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校长论坛近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聚焦“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主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现场分享“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理念,引起中小学校长们的深深共鸣。贾炜认为,能使学校持续蓬勃发展不断向上的,一定是校长营造精神家园和提供人文关怀的初心与能力。
一张“罚则榜”到“成长榜”的转变
教育的惩戒权和社会上其它部门的惩戒权有什么不一样,校长们有没有想过?贾炜从一张“罚则榜”到“小小成长榜”的转变说起。
“如果我再犯错误,拔3根头发!”“如果我再犯错误,做值日3天!”在上海某校电脑教室的黑板右侧有这样一个墙面,上面贴满了黄色便签条,写下一些“自罚条款”,署名是“某某班某某同学”。
经了解,校长叫来了制作这张榜单的年轻小老师。“你是不是在高中的时候犯了错误,老师也让你这么写的?”贾炜在旁建议,“你现在把它都贴成黄色的,如果孩子改正了,是不是可以换成红色?”校长也说,“我们把下半篇文章做好,这将成为你教师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一个月以后,这块墙面变成了“小小成长榜”,两个月后,更是换成了记录孩子们种种进步的照片墙。贾炜认为,“这小小的成长榜,不仅是我们学生的,也是我们教师的。”所谓“扬长容短”理念,怎样让学生的特长得到施展,又怎样包容孩子的错误,这应当是校长率先表现出来的正能量。
在贾炜看来,教育的温度,应从制订温暖的校规开始。“教育部赋予老师对学生具有惩戒权,但这个惩戒权对于教育来说有两个不一样。一方面,教师在惩戒过程中要让孩子人格得到尊重。因为,惩戒也要有师爱,否则对孩子的惩戒过程中,孩子反过来对老师和学校是一种憎恨,培养的是对社会的怨恨。另一方面,教育惩戒要让孩子学会反思,反思究竟错在哪里……”
贾炜倡导,行使教育惩戒权应该有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有明确的是非观;第二做错就要惩戒,但这种惩戒是对学生的尊重,而不是侮辱;第三,惩戒完了以后要反思为什么错;第四,反思完了以后要有相应的道歉;第五,道歉完了以后要有拥抱式的温暖。
校长是校园精神的奠基者、守护者和践行者
热播电视剧《小舍得》,也被贾炜提及。在他看来,当前,我们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是一个教育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的教育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教育时代。我们教育脱离不了这个时代。
“校长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把学校办好,我今天尤其是从心里想要表达的是,要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的教育中,校长要办好学校首先就应该是学校精神家园的奠基者、守护者和践行者。”
贾炜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殿堂,是让师生心有所归的精神家园,不该是知识传授的加工厂,更不是应付考试的训练场。“校长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我们要把学校的精神家园建立起来,因为孩子对于精神上的需求、对于人格上的尊重、对于心灵的呵护,已经成为学校很重要的精神需求。”
因而,贾炜希望,校长首先是一个人文的关怀者,应该流淌着对每一位师生生命尊重的热血,包含着成就每一位人生出彩的热情,校长应该是精神家园的奠基者和守护者。
贾炜表示,校长还是学校精神家园的践行者,践行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是触碰心灵的“点金术”。
“校长的确需要具备很多专业能力,但能够使学校持续蓬勃发展不断向上的,一定是校长营造精神家园和提供人文关怀的初心与能力,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是体现在教育理想而不懈奋斗中的育人价值观。”贾炜说道。
链接地址: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05/11/16207218001384599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