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七旬老教授“攻克”《地理学》 或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7浏览次数:1876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年4月24日
标题:七旬老教授“攻克”《地理学》 或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记者:刘晓晶

        今天(4月24日),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发布会上,古希腊历史、地理巨匠斯特拉博心血之作《地理学》中文版正式发布。全书共17卷,直接和间接引用的50多位古典作家文献资料如今多已失传,代表了古典世界地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今天发布的中文译本共计约120多万字,由《波斯帝国史》的译者、著名西亚史学者李铁匠编译,对中国史学研究者补全“丝绸之路”海陆两线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斯特拉博的《地理学》体量巨大,国人一直以来难以通过中文窥其全貌,但这部书同时又是研究西亚史、伊朗史的重要文献。”据上海三联书店总经理陈启甸介绍,当他得知李老先生有意翻译《地理学》时十分惊喜。2012年12月,《地理学》中文版作为“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的第十七部作品问世。

        已年过七十的李铁匠老先生总自称“我是古代史教师和伊朗历史的爱好者而已”。30年前他还在北京大学读世界史时就对《地理学》产生浓厚兴趣,当即把书复印下来。“2012年我开始着手翻译,把资料找出来却发现完全完全不能看了。”李老回忆,当时一位西南大学的教授传给他一份电子版,同时他就着俄文版译本对照翻译。在翻译的两年中他每天盯着电脑要超过10个小时,导致视力下降。

        生活于希腊时期晚期、罗马帝国初期的斯特拉博在去世前不久完成了巨作《地理学》,是古典世界保存至今第一部以“地理学”为书名的著作,同时它是第一部企图把当时所有的世界地理学资料编撰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宏伟巨著。在绪论中,斯特拉博认为地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和博物学家,要通晓艺术、数学和自然科学理论。在中文版《地理学》中,李老先生光整理出的《专有名词一览表》就有200多页,这也是使得这部巨作让翻译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据介绍,《地理学》全书共17卷,第1、2卷为绪论,讨论了以天文学和几何学为基础的数理地理以及研究地表和大气圈的自然地理学,评论了埃拉托色尼、喜帕恰斯、波西东尼斯等前人的著作,提出了地理学家首先应确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等一些原则,描述了海、大陆和气候带等,对研究地理学史有重要价值。第3至17卷分论当时欧洲人已知的世界各地区,以罗马帝国为中心由西向东地全面展现了当时希腊人目之所及的世界。
李铁匠认为,《地理学》作为一部资料汇编,保留了许多已经失传的上古地理著作的信息,对于当今学者研究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斯特拉博在书中留下了古代世界各地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珍贵资料,能够补全中国古代文献对中欧商贸通道的描述,完整还原“丝绸之路”的全貌。

        “我国古代文献对和田以西的记载很少,我们的‘丝绸之路’到那儿就断了。”李铁匠介绍说,根据我国古书记载的“丝绸之路”,陆路到巴克特里亚,海路到印度就结束了。而斯特拉博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有关中国西北地区(“赛里斯”)记载的古典作家,他的记载把这些商路连接起来,补充了陆上丝路的中段和西段,并把海上丝路的终点从印度一直延长到埃及亚历山大城。

链接地址: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5/04/24/1624225.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