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英国教育代表团昨日访问市教委、上师大 上海教师“在职培训”引发关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2-25浏览次数:1909


来源:青年报 2014年2月25日 A09版 城事
标题:英国教育代表团昨日访问市教委、上师大 上海教师“在职培训”引发关注
记者:刘晶晶

        本报讯 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昨天率英国教育代表团抵沪访问。在上海市教委,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与代表团进行了深入交流。下午,代表团一行走访了上海师范大学,对于上海的师资培训,英国客人很好奇。

        在上海市教委,尹后庆介绍了上海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上海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双方还就教师进修计划、大学和中学联动培养人才、学生综合能力开发以及如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话题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和做法。双方表示,将努力推进在政府、学校、教师等层面建立更加广泛深入的学习交流机制。

        昨天下午的第二站,英国代表团一行就来到了培养教师的“摇篮”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PISA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就上海参加PISA的情况以及教师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张民选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东西方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上海近30年教育发展的成果与上海积极向世界各地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也是分不开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民选表示,不仅是英国,上海教师教育中的在职教师培养一直受到各国的关注。“我们比较过美国加州的老师和上海老师,每个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都在42个小时左右。但是美国中小学教师每周要上30节课左右,除了上课几乎就没有空余时间学习培训;而上海教师大概要上12-13节课,其他时间可以参加培训,进行备课,开展教研活动等。”

        不过他也表示,上海教师在学位水平上还存在短处,英国、芬兰等欧洲教师学位都普遍比较高。“上海教师应该在学位上更进一步,可以读到硕士之类,尤其是应该去读教育类硕士,而非本专业的专科硕士。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师实践工作,累积了经验之后,就应该从教什么转向研究怎么更好地教学生。”张民选说。

链接地址:
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4-02/25/content_191771.htm?div=-1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