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师大排演原创话剧《师说》 展现、颂扬和延续中国教师之魂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9-11浏览次数:76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年9月11日

标题:上师大排演原创话剧《师说》 展现、颂扬和延续中国教师之魂

记者:许婧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1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师生排演的原创大型话剧《师说》于2018年教师节首演。该剧是上海师范大学建校以来首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开启了国家级艺术实践的最高通道,打通了就业一公里的真正渠道,成为校园文化主流品牌项目。

  自1907年李叔同和欧阳予倩将话剧艺术引入中国,111年来,几乎没有一部专门写教师的教师之作品。承一代教育宗师廖世承先生之毕生心血历程,创排《师说》是关乎“师道”、关乎“士子之道”,是中国话剧百多年来第一部专写“教师的教师”的作品。作品从中国师范教育奠基人廖世承的一生出发,撷取其人生轨迹中的重要片段,展现了廖先生在中国曾经的艰难岁月中跌宕的命运和呕心沥血开创教师教育道路的心路历程,同时也为观众横陈出一轴中国近现代教育、师范教育的崎岖坚韧长卷。《师说》不仅在述说教师的故事,也在探求教师之道。在以廖世承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教育学人的群像描绘和故事展开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中国教师之魂也得以展现、颂扬和延续。

  主创团队赴湖南实地寻访,对廖世承先生生平事迹进行了深度的调研考察与专家访谈,在大量详实的资料中,编创团队重点挖掘人物所折射出的艰苦奋斗、为国治学、严于修身等方面教育内涵,引导师生走入大师的精神世界,让大师的实践探索和精神风范点亮更多的心灵,着力实现艺术展演与思政工作的同频共振。

  该剧深入挖掘廖世承先生的精神价值与现实意义,将人物的个人命运置于民族历史进程,集中呈现其师道内涵及对中国师范教育的贡献,对心理学科的建设,对教师人格的影响,对社会教育改革的创新。该剧的创编不仅弘扬大学文化的理念,还用校园戏剧这只看不见摸不着、但深具感染力、穿透力和生命力的形式,在编排、演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的独特功效。

  从廖世承先生创校至今,上海师大已经走过64年岁月,始终秉承着大师精神和教育思想,借鉴其师道、师范的理念,成立“世承班”,筹建“世承书院”,将师德教育贯穿于培养卓越教师的全过程,让廖世承的师德风范代代相传。在上海中小学中,近70%的教师和近70%的校长是上师大毕业生,并在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上海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

  通过此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学校努力探索表演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新路径,实现业内一线专家与学界教师充分融合,让教师和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从课堂教学到实验剧场的演出实践,真正走出校园进行巡演,感受业界操作流程、运作思维、方式方法等。

  《师说》剧组自8月18日开始排练,请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著名导演杨昕巍担纲;演员阵容有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一线教学的表演专业教师,有已经毕业而优秀校友,演员主体是目前本科三年级在读的表演专业学生,在不断精加工基础上确立A、B组角色,为传承师道永恒精神,培育更多不忘初心的卓越教师打好基础,为进一步的文化推广、湖南师范大学回访及各类公演布局演员梯队。

  该剧主演之一,表演专业毕业的优秀校友谢馨慧表示,这部话剧会令观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她说,“廖世承校长最触动我的是他的爱国情怀,以及他对学生的豁达与包容,他真正践行着教育救国的伟大使命。”谈及剧中角色,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扮演有些反派色彩的人物,剧中常给廖校长使“绊子”,很希望自己能把人物塑造的更丰满些,让观众更好体会到廖校长办学的艰辛。

  另一位表演专业的校友满贺表示,自己虽然在校外参与过不少戏剧、影视剧组,但是参演主旋律作品还是第一次,原以为廖校长是很遥远的人物,但进组后发现,人物情感真实,展现人物亲情、友情、家国情怀、师徒传承等情感元素的创作丰满而丰沛,深切感受到剧中的廖校长是很贴近我们生活的。

  男主角廖世承的扮演者王泽沛也是谢晋学院毕业的优秀学子,现任职于中国武警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曾参演总政话剧团话剧《从湘江到遵义》、《谁主沉浮》、《阿拉是中国人》等剧目。为了参与这部话剧排演他放弃了好几个剧团的邀请,他表示这部戏一定会真正打动观众。主创们不仅深入调研了廖校长相关的文字资料,执行导演、剧中方剑虹扮演者赵韬顺老师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人物,贴近表演,带领全组到校史馆学习采访,这都为“说好每句台词,做好每个动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不过,收获最大的,2016级本科表演专业全体同学。其中扮演廖校长学生的魏柘丞同学说通过排练,“廖世承”对他而言,已经从“一个名字”,变成了“一个人”。谈及自己的角色,他笑笑说自己是“学生扮演学生,本色出演”。但是,“看导演导戏的时候,那台词、调度的细节收获颇多,参演这部戏比上一个学期的课收获还大”。当被问起对这部戏的期待时,他说:“非常期待,而且希望能走出校园,走出上海,走向全国!”


链接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18-09-11/44668.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