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18年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经校内选拔、视频展示,我校选派的陈琳、戴宁宁两位教师从全市“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初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当天的决赛。决赛阶段,经现场展示、专家评审,陈琳老师以《中国梦与青年担当》,戴宁宁老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中国担当》的课程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截至目前,在近三年的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校已经累计有6位老师获奖。
在比赛中,陈琳老师用丰富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关系。围绕兰渝铁路的建设中发生的家国故事,深入分析中国梦的本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同时结合历史的,现实的青年表现,融入当代青年喜爱的弹幕文化,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使命担当。戴宁宁老师则从用中国方案回答时代命题、从中国方案到国际共识、中国担当引领世界梦想三个层面进行授课,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激励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广阔天地施展才华与抱负。两位教师在比赛现场与评委和学生互动频频,掌声不断。
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积极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着眼“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特征,紧扣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三大核心要素,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讨论和互助性研修相结合、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相结合,让“形势与政策”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坎里。
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以来,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按照“优中选优”原则,在校级层面成立“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从一线辅导员中遴选一批具有相关学科背景、教学能力强的辅导员骨干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专职讲师,同时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商学院、哲学与法政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学院知名教授、专家作为兼职讲师,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还邀请上海市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市青教赛一等奖获奖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讲师进行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上海师范大学将继续坚持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导向、着眼价值引领、强化合力育人的理念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造同心同向同行的育人环境,推进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根本转型,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学生的获得感。
(供稿、摄影: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