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话匣子 2020年11月16日
标题:上海师范大师生同上一堂抗疫精神思政金课——《我在湖北》成为鲜活的思政课教材
记者:刘康霞
日前,疫情期间身在湖北的上海师范大学师生写下的亲历文存《我在湖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中的百篇文字,绝大部分作者是“95后”,还有38位“00后”,在重要的历史时刻,青年学子为当下定格,为历史存真,充分展现了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
今天,在上海师大徐汇校区的校园里,《我在湖北》的学生作者和老中青三代名师一同走近思政课堂,同上一堂抗疫精神思政金课。周中之、张志丹、郭力源老中青三代名师领衔、三位“青年有责·同心战疫”宣讲团成员潭祎炜、谢誉、吕焕上台讲述,150余名师生现场听讲参加学习。
两周以来,围绕《我在湖北》抗疫精神思政金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思政课教师与宣讲团学生进行集体备课,围绕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使命担当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酝酿,以青年视角、青年话语宣传抗疫部署和抗疫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
宣讲团成员谭祎炜深情地讲述了父亲和姐姐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动人故事,她深有感触地谈道,“我们平时所仰望的遥不可及的英雄,战士与白衣天使的光环下,他们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也有脆弱和胆小的时刻。只不过他们都在成为”英雄“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跨越难关,努力地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宣讲团成员谢誉亲历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此次的疫情,并以师大学子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参加志愿者服务,她在讲述中动情地谈道,“小时候国家保护着我,如今我已成人,也要去保护我的祖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见证了这一场危机与奇迹并存的历史后,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年——磨难与勇气并存的2020。”
宣讲团成员吕焕用“抗击疫情中的爱国主义”生动诠释了师大学子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她和弟弟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报名志愿者,负责全村200多户人家的体温检测,服务在防疫的最前线。吕焕在讲课的最后深情地说,“经历此次疫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意义,那是一种国在心中沉甸甸的挂念,那是一种责任在肩的使命担当,那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悔奉献,那是一种期待国泰民安的殷切盼望”。宣讲团三位成员的讲述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广大师生。
全国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中之结合志愿者服务讲到,抗疫中的志愿者面对生死不畏惧,面对险阻不退缩,慷慨前行,谱写了绚丽的时代精神之歌。在志愿者身上体现的是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他们的事迹是感人的,他们的境界是高尚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要知行合一,自觉投入志愿服务。
上海市思政课比赛特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郭力源则结合抗击疫情中我国的国家制度优势和青年的使命做了深刻的讲授。
这堂抗疫精神的思政金课,由三代教学名师和疫情一线的亲历者同台讲述,共同描绘、呈现了一堂令人难忘的思政大课。
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倾力打造全新思政金课,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勇力时代潮头,勇担家国使命。
链接地址:http://www.news1296.com/smg/cms/app/5.5.0/share.html?loader=%7B%7D&viewport=%7B%22tag%22:%22h-viewer%22,%22data%22:%7B%7D%7D&view=%7B%22tag%22:%22c-share-content-view%22,%22history%22:true,%22in%22:%7B%22key%22:%22684319bf-8a2c-4312-b615-c7fa59c2b583%22%7D%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