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 找准学生思想“共鸣点”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5-30浏览次数:2206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商学院学工办认真分析教育本身的历史使命发生的新变化,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聚焦思政工作领域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围绕即将迎来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00后大学生这一个新的挑战,于 5月25日举行专题研讨,邀请学院党政领导和全体辅导员一起,分析探讨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找准学生情感的“触发点”、思想的“共鸣点”,提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会议开始,学院党委书记胡志民强调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和意义,希望围绕主题深化调研,结合工作实践形成品牌。辅导员耿鑫欣围绕“打造00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展开发言,结合00后特点、商院专业特色、政策性理论文件和上海师范大学“厚基础、重实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探讨如何更好地建设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时,也提出了网络舆情、学生网络素质问题。商学院学工办主任陈诗章就“00后大学生创业到底靠不靠谱”进行分享,列举了几位典型的00后创业案例,让与会成员对00后创业有了更直观具象的了解,同时也介绍了商院学生目前的创业情况。

辅导员王虹围绕“国际化教育背景下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设计”主题发言。她表示,辅导员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不断思考如何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辅导员李冰冰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园区思政教育”的主题探讨如何提升生活园区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大园区建设,并提出了以学生为本、服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建议。辅导员曹文楷对“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思考以及分析了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区别。在之后的发言中,辅导员薛朋、王莞琪、丁秋露、胡正莲围绕网络、资助、心理等话题分别畅谈了做好00后思政教育的思考和体会。

商学院院长茆训诚在总结发言中总结了00后大学生的特点,并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期望与要求。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当努力促进师生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00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是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本次探讨与交流有助于确定未来思政教育的有方式,期望能助力00后大学生们在大学生活中找准定位,做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中绽放自己的光彩。

  

(供稿、摄影:商学院)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