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6日,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会议中心2号报告厅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鲁品越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恒,团市委挂职副书记戴冰,以及学校宣传部、社科处、学工部、研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领导、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教授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恒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届青马论坛。他指出,青马论坛是青年关注学科前沿,紧跟理论潮流,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创新理解的重要平台,提升了青年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他希望,青年要重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加强学习世界其他语言,注重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史研究,才能在不断学习中做到真懂、真信、真用,成为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书臣教授为本届论坛作专家点评。他对论坛递交征文150余篇投稿论文进行了大致分析,肯定了青年学者积极的参与热情和较高的论文质量,同时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点评。
简短的开幕式后,鲁品越教授紧紧围绕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马克思与新时代》为题进行了本届论坛的首场讲座。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最深刻严谨的科学真理,是关于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的科学。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伟大工程——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26日,本届青马论坛邀请文汇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海光,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会长朱敏彦教授分别就《新媒体与青年文化》、《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上海革命活动旧址寻踪》为题,与师大青年学生进行了不同时代背景下青年责任与青年使命的解读。同时,邀请学院周中之教授、石书臣教授、李亮教授和黄福寿教授,就青马论坛征文“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青年的使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党的建设”等主题的获奖论文进行分论坛点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马硕,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赵玲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孙晋超等一等奖获奖学生就各自研究论文进行了汇报交流。
同时,在青年论坛上,学院邀请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简称B站)党组织参加学院“思享家”党建e空间,进一步推进双方实质性合作,加强网络党建平台建设。通过这一平台,B站在海量正能量视频中遴选了部分资料赠送给学院,尝试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要的辅助教学材料。学院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作为B站党组织组织生活的学习资料。
本届青马论坛由校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管理处、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共青团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并得到了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B站和学院老教授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新的时代,新的使命。下阶段,青马论坛将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进一步拓展青年的学术视野,创新青年的科研能力,加强青年的学术交流,培养青年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供稿、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