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到上海 2020年10月22日
标题:《我在湖北》首发,该书主编、上师大党委书记林在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记者:朱晓芳
“我们身在湖北的576名学生一个不少的回到了学校,我终于松了口气。”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我在湖北》主编林在勇在做新书介绍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我在湖北》收录了上海师范大学疫情期间身在湖北的师生写下的100篇亲历文存,是国内难得一见的青年大学生亲历湖北抗击疫情的纪实。
百篇文字,绝大部分作者是“95后”,还有38位“00后”,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身在湖北的师大学子用文字记录了疫情期间最真实的生活,为当下定格,为历史存真。
疫情期间,上海师范大学576名学生身在湖北,其中95人在武汉。每一位身居疫情“震中”的湖北学生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记忆。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生周齐,是《我在湖北》的作者之一,他在现场宣讲会上讲起了自己的经历:疫情期间,为了照顾摔伤住院的母亲一直被困医院,他亲眼见证了医护人员和死神赛跑,报名成为了服务医生的志愿者。已经毕业的他目前是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的中学教师,继续在教师的岗位上传递青年人保家卫国的接力棒。
疫情阻击战中,没有观众,每个人都是选手!是医生、是老师、是司机、是快递员……
《我在湖北》的作者之一,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张鑫钰同学说,他的父亲是当地的高中教师,为了保证高三学生尽快复课,父亲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每日出门奔波,为30个高三班级搭建洗手池、筹备口罩。这让身在师范大学的女儿重新认识了教师神圣的职业。
每一位身居疫情“震中”的湖北学生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记忆:是家里餐桌上食物的变化,是隔壁邻居的一声关心,是对支援前线亲人的担忧。
他们当中有的与死神擦肩,和朋友告别;有的挺身请战,在前线日夜坚守;有的在疫情期间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有的严格自律,居家战疫。
每一位湖北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故乡的热土。
《我在湖北》挑选了百篇文字入册,每每翻看都不禁泪目。《我在湖北》的作者,不是英雄、不是模范、也不是干部,只是中国最普通的青年大学生,但是他们看待疫情的理智和平和,预示着中国青年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对于国家的自豪和热爱也折射出中国未来的胸怀和自信!
针对《我在湖北》一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专门为该书设计了封面,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担任全书的文字编辑和校对,每个学院都设计创作了抗击疫情主题的海报作品,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为该书的有声读物在喜马拉雅同步上线。
这部难得的青年大学生亲历湖北抗疫的纪实作品,带给了大家怎么样的阅读感受呢?
2020级地理科学(师范)班级 田袁馨同学读完了《我在湖北》。她感慨道:我草草翻阅完了这本由上师大学长学姐们亲自撰写的书《我在湖北》。为什么不敢细细品读呢?因为怕眼中噙着的泪水潸然落下。也许这就是有血有肉的文字所带来的共情吧。
原来,疫情不只是冰冷数字,而是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在故事中,有的人失去了好朋友,有的更甚是失去了亲人。而身在湖北的他们选择用文字铸造了一块块砖头,垒起了抵御疫情的心墙。
链接地址:http://static.zhoudaosh.com/AEC65B68FAAB5ADAEB96B1DD7F3083935E975A143291666215D9C0E2BAF751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