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教育 2023年8月4日
标题:在沪研修七日,120名五省县高语文教师,这样谈收获……
记者:白羽
“我领悟到语文课是一门真正的实践课,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真才实学。”
“我的反思是:专业功底需要加强,语文是有技术的。”
“现在我知道什么是‘语文味’,那是语文本身的规律。”
“我们需要善于等待,不能自问自答,越俎代庖”……
8月3日,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指导,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汇报及结业仪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举行。
回顾、总结、反思,120名来自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重庆五个省市的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在为期7天的培训结束之际,展望职业生涯新征程。
7月29日—8月4日,上海师大承办了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开班。来自重点帮扶县普通高中的120位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由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基地语文学科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王荣生教授领衔,集结其他8位来自高等院校和基础教育一线的正高级教师,共同担任培训工作坊的主持人。
培训中,上海师范大学针对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教学过程,设计了如何理解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经典阅读、语文阅读教学要点、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等专题讲座,以构建语文教学理论框架;
同时,密集的工作坊研修通过“专家视角”引领、沉浸式体验,教学经验分享等活动,旨在帮助骨干教师们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在发言中指出,语文是基础教育所有学科的基础,上海师范大学深耕基础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教师教育传统和师道永恒的文化积淀,理应支持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参与“输血”和“造血”,帮助骨干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被帮扶高中整体育人水平提升。
王荣生教授因赴教育部参会而无法到场、特意发来视频寄语,“带着这里所学,回到自己的学校,不断努力,不断改善高中语文教学。去分享,去带领、去努力,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区域,扎下根来,开花结果。”
来自重庆市彭水民族中学的刘玥老师率先分享培训感言时说,“不同于常规的、拼盘式授课,感觉更加自觉、自愿、自主,受益匪浅。”
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施敏老师分享时表示,“63岁的王教授今天依然在为语文学科做贡献。这就是我对上海师大的印象,也是我今后的榜样。”
还有几位学员临时拿起话筒有感而发:“大家都那么朴实、肯学,为了备课,我们小组探讨到很晚,我会把这种精神和情怀带给学生。”“我从来没有这样备过课,回去一定认认真研究,踏实教学,真正做好语文老师的事”……
结业汇报中,第四、第十二小组现场分享了同一篇课文、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的集体备课成果。
风格迥异的设计,正是此次语文学科培训应有之义。
培训中,12个小组之间、小组内部交流、借鉴、启发、互评,成为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上海师范大学袁雯校长为120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根据学员满意度调查,此次培训总体满意度在99%以上。
照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