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杯:一年半来,这位90后上海小伙走遍沪上百个红色地标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6-29浏览次数:106

来源:夜光杯 2020年6月29日

标题:一年半来,这位90后上海小伙走遍沪上百个红色地标


有人担心年轻人对红色文化兴趣不大,会疏远历史。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有一位90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从市区到郊区,拍摄了很多这座城里的革命纪念地,为建党99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三山会馆 红艳艳的介绍墙

          启  程          

赵雪舟,一个斯文阳光的上海大男孩。生于1991年,正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专门史博士。

还是2018年,他的导师苏智良告诉他,关于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记录的书《初心之地》需要配照,当时已有6年党龄的他,开始了漫长的寻访之路。

2009年,上海开展了革命遗址普查,确认了600多处革命纪念地。原计划是尽量多拍,不要遗漏,范围广泛,根据资料预估,有近千个地点,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有的人不止一个故居,比如巴金,和他相关的地点就会有好几个。实际探访后发现,原先的计划又得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建设,一些地点消失了,一些原址被整体移位了,还有一些重要的地方进行了翻修改造,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啪嗒啪嗒”,赵雪舟的双脚在踏着。

“咔嚓咔嚓”,赵雪舟的相机在响着。

寻访,也是一次年轻人对历史和当下的再触摸、再发现。

小赵在一大会址前

          震  撼          

对于高中就写了入党申请、大学本科入党的赵雪舟来说,一大会址尽管去过多次,每次去依然有不同的感觉,也有新的收获。石库门建筑弥漫着上海气息,展区内陈列的大量实物和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经最先进的多媒体编辑进行展示,令人仿佛梦回百年之前。小赵同学来一回,看一回。

去年的黄梅雨季,赵雪舟去拍摄上海市第三次武装起义南市指挥部(又称三山会馆)。这座始建于1909年的晚清会馆建筑占地面积3897平方米。赵雪舟开始想用无人机航拍,后来得知对无人机拍摄有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对保护建筑,于是改成了近距离拍摄。“三山会馆对历史的还原与展示做得非常好。”赵雪舟说,“我在里面认认真真地全看了一遍。在闹市区有这么大一块地方真不容易。”

而拍摄渔阳里,对赵雪舟来说也是一次丰富的自我教育。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位于淮海中路567弄6号(原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我拍摄的时候,新渔阳里正在改造成渔阳里广场。当年这里培养出很多进步青年、干部,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1920年8月,在此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青年团,俞秀松任团书记。而俞秀松,正好是赵雪舟博士论文研究的对象,他感到特别亲切——作为当时的年轻人,俞秀松也有迷惘、有痛苦,他在日记里记录着自己从学生、工人到进步青年不断成长的过程。百年之后,现在的这位年轻人,对这一切感同身受。

藏在绿化带里的遗址碑

          惊  喜          

预定的拍摄地点,有大有小。有的在闹市区,因此,也不时会有“蓦然回首”,方得相见的惊喜。

青浦练塘的小蒸农民暴动指挥所,知名度不高,停车不方便,去小镇得走很远的路。好不容易到了那里,却找不到路牌。赵雪舟在小镇里转了半天,找了很久,有些气馁。突然,他在一个弄堂转弯时发现了一块碑,一下子兴奋起来。仔细端详,果然是它!

另外一块碑的位置更神奇。中共中央文库遗址在当年的西康路560弄(合兴坊),按地址找过去,那里已拆除变成了一个月子中心。跟那里的保安搭讪,原来碑是在机动车绿化隔离栏里,在人行道上是看不见的。植物茂密,赵雪舟来回走了几圈也没找到,天又下着雨,不免有点烦躁。还是多亏保安指点,他贴着机动车道边走,终于找到,又一个“成就”,解锁!

小镇里的“小蒸碑”

          丰  收          

去郊区拍摄不是件容易事。为了不把人拍进照片,赵雪舟通常得一早五六点就从市区出发。

赵雪舟读本科时去过练塘,参加大学生创业比赛,拿过全国金奖。那时就了解了陈云的很多事迹,对他触动很大。但此去拍摄时,准备不足,早上5点多从家里出发,开了半个多小时车到时才发现铁门紧闭。原来上午不开放,他只能回车上休息。下午他就和保安成了朋友,在偌大的故居里拍出了完美的全景。

蓝瓦白墙的陈云纪念馆

“五抗”斗争,是1928年4月,嘉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为内容的斗争。踏上这座至今犹在的石拱桥——高义桥,那一级级的石阶上仿佛依稀可见前人走过的痕迹,赵雪舟感慨不已:“之前,很多革命前辈以及他们的优秀事例对我来说都是纸面上的,通过拍摄革命纪念地,给了我最直面的冲击。就在这座桥上,很多人牺牲了,但后来者前赴后继,仍然没有放弃。”

近百个革命纪念地,赵雪舟踏遍上海,一个个点去看、去摸索,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付出,有血有肉的人,为革命事业不断奋斗。”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机会去重新走一遍。

有意思的是,赵雪舟还说起了自己的一些小变化:“以前网上有人胡说些不好的话我也不会管,现在就会主动去反驳他们的错误,毕竟我真实地了解了一些革命史,心里有足够的底气。”

最近,收录他拍摄照片的书《初心之地》付梓。赵雪舟感到自己仿佛受到了红色文化与红色记忆的“加持”,学习、生活都更踏实了。这位朝气蓬勃的90后,对中国共产党99年来的光辉历程,更多了一份敬重;更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高义桥,今犹在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M0NTg4NA==&mid=2657713069&idx=1&sn=a637023b1ecd48f24bae081d4c1bfe60&chksm=8ba7041ebcd08d080335881bd4a31005380cd63defd99500f32c5a6f2771a0ac1c4bc449e96a&mpshare=1&scene=1&srcid=0731qWoaJOGyxuAYOGJeRb7q&sharer_sharetime=1596681735306&sharer_shareid=a4f9047c761c3714b175a0a6d75545ab&key=e964651f49811b3a6ba014fcb79f7200062b38350c49453e2ab38ea8fbc14954116ab3fc889ab83dcf249bce455fdcfdb8f02ac0743de13167a38080dfed516aa07c81ea363ebc7327b1429af5713a88&ascene=1&uin=MTA0NzE4NzYyNw%3D%3D&devicetype=Windows+10+x64&version=6209007b&lang=zh_CN&exportkey=A%2FeSeZ64vcBoobAdnQ4kBJA%3D&pass_ticket=DmeibxVPNluowaqgrc0m3TRuOyX0ilRo%2Fwu5ApjOLoU2BA8PUtLTobi1kNuqolEV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