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 耿步健 :遵循“共同体”理念打赢“双战”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0-03-31浏览次数:21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取得积极成效,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执行力、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和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任务非常复杂艰巨。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需要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种“共同体”理念,统筹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一,遵循“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公共卫生与生态治理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战来看,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筹处理好公共卫生与生态治理关系。

  从新冠肺炎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的病理学研究来看,我们的生态治理还没有将人与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的关系纳入其中,导致寄宿于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感染到人并造成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而在疫情防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得不到妥善处置,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而在疫情防控中对于生态治理要保持高度警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

  统筹处理好公共卫生和生态治理关系必须做到:首先,强化领导干部公共卫生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将生态环境治理和公共卫生治理有机统一起来;其次,促进公共卫生立法生态化,完善与野生动物保护法相衔接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切实将人与动物(野生动物)的关系纳入生态环境治理的范畴;再次,加快公共卫生和生态治理能力建设,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又次,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最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第二,遵循“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疫情防控与决胜全面小康关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们而言既是一次危机,更是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防控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定必胜信念,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决胜全面小康关系。

  中国不可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前进脚步。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他还强调,“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决胜全面小康关系必须做到:首先,增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把能否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并取得“双胜”作为考核、任用领导干部的重中之重。其次,把加强疫情防控与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有机结合,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重点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六稳”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再次,科学施策,根据不同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给予不同的经济社会建设的恢复和发展要求,并做好随时应对各种可能的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最后,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重视科技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在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同时,努力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第三,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家国情怀与勇于世界担当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他还指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我们要大力倡导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继续统筹做好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同时,为赢得“双战”胜利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统筹处理好家国情怀与勇于世界担当关系必须做到:一是扩大国际和地区合作,做好信息的公开透明,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加强数据共享,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二是加强对外宣介和公共外交,共同反对、抵制针对中国提出的阴谋论等“政治病毒”,努力用科学战胜愚昧、用真相粉碎谣言、用合作抵制偏见;三是克服骄傲自满、谨防麻痹大意,在疫情防控上严格做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工作,为国际社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和展现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四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保障全球供应链中的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继续发挥好“引擎”作用。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


链接地址:http://www.cssn.cn/index/zb/wdyyqfkzjztgqdllzc/202003/t20200331_5107938.shtml?COLLCC=225749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