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办“陈西滢与中国现代文学暨《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出版”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3-04-10浏览次数:1869

 

4月8日,由我校人文学院、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主办的“陈西滢与中国现代文学暨《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出版”学术研讨会,于上午九点在上海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培训中心二楼召开。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数十位专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研讨会伊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的编注者傅光明对《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的成书渊源加以介绍,指出日记、书信中所提供的真实而又鲜活的信息,不仅有助于塑造立体的陈西滢形象,更是以此为据点弥补了许多文人形象研究过程中的空白。

陈西滢先生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向在场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并希望专家们能够从父亲陈西滢的书信中发掘可供深入研究的兴趣点。陈小滢女士坦言自己对父亲的尊敬与崇爱,称陈西滢先生对其自身的教育影响十分深厚。

我校社科处处长董丽敏教授进行会议致辞。她认为《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有助于研究者在接近历史现场文献基础之上,认识陈西滢形象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进而加深对四十年代乃至整个现代时期文学史、思想史、知识分子史的理解。在陈西滢先生的书信日记当中,包含着大量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整理的文献信息,董丽敏期待有更多关于陈西滢先生的研究成果能够问世。除此之外,她对傅光明老师在整理陈西滢先生日记及书信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认为《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让我们看到了陈西滢后半生的足迹,填补了文学史上的空白。在陈西滢的日记和书信中,可以发现他的文化保守主义及中产阶级的审美旨趣。陈教授指出,当下对陈西滢的研究比较缺乏,陈西滢相关的历史档案也值得深入挖掘。同时,陈思和教授表示,近年来,资料获取更为容易,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当前文学学科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学术信念。傅光明教授对资料的艰辛挖掘、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以求真精神来重写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教授对《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的顺利出版表示祝贺。并指出作家日记的出版方兴未艾且具有重要意义,突破前人对于作家狭隘理解的同时开拓了后人的研究视野。陈西滢日记具有与同时期文人日记相比对的价值,其日记中所出现的胡适、陈寅恪、鲁迅等形象,为相关作家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除此之外,陈教授认为,陈西滢日记中所载英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态度,也为进一步在世界格局中认识中国提供了助力。

复旦大学陈建华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对陈西滢的日记书信中感兴趣的细节进行分享。陈建华教授指出,陈西滢观看好莱坞电影与夏志清兄弟追星式的观看状态的不同,反映了陈西滢与夏氏兄弟年龄上的差异,也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身份意识。这也表现出电影抚慰战时人心的作用。通过对日记和书信细节的观察,《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专业的学者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部分,书中妙趣横生的细节,也可见作者为搜集资料做出的努力。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教授点明了写日记与整理日记的重要性。杨教授指出,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检索及收集能力往往决定了研究是否深入,而陈西滢日记书信的出版,一方面有缅怀故人的意义,另一方面则提醒研究者增加与不同人物有关的文化积累。从陈西滢日记中也可窥见五四新文学作家的身份特征与创作特征,这对于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作家群体的创作经验有着重要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张中良教授指出此书的问世不光是对翻译家以及学者,也对现今的文学研究界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能称之为是一本微缩版的百科全书。他围绕陈西滢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进行阐述,认为目前对陈西滢无论是在现代文学还是在政治方面都了解甚少,对其在现代文学史上形象角色的评价有失公允。指出随着社会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重写文学史事业的推动,对陈西滢这样的中间派知识分子的重新评价的机会正在到来,这也是这本书当下出版的一个意义所在,进一步挖掘陈西滢存在的历史价值,能够推进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南京大学沈卫威教授指出,做档案方面的研究要“由文入史”,产生进一步的关联与互动,并且关联《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所出现的张其昀与范存忠两位学衡派重要人物的事例,说明这本著作中每个人都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能够挖掘出许多与现代文学研究相关联的内容,而这也是这本书所提供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出在日记方面的研究中,通常认为在日记中难免会出现表演与戏剧元素,而《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这本书中的日记从史的角度来看却是“存真”的,这也是这部著作的特殊之处,能够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存真”史料。

复旦大学栾梅健教授指出这部书籍的问世能够矫正学界目前对于陈西滢的单一化认识,进一步认识到陈西滢在多个方面的价值与重要性;认为无论是单从鲁迅与陈西滢在现代派方面的论证,还是冰心对于陈西滢的单方面评价来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陈西滢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而这部书籍的问世能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良知、有政治抱负的正直善良的陈西滢,能够扩展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空间,进一步了解43年到46年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是一本涵盖了丰富的史料和研究价值的一本大作。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指出《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在文学史的研究当中起着还原历史现场的作用,其中大量的内容都呈现了那个时代人的认识与看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认为从书中所出现的欧洲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认识、陈西滢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陈西滢与萧乾的争论、陈西滢与鲁迅的矛盾等这些细节切入,能够对编辑过的许多历史或是一种声音的历史有多层次的揭示,并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够提供认识陈西滢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材料。

复旦大学张业松教授肯定这套书的价值首先在于提供了一份重新认识陈西滢的宝贵材料,并且对陈西滢的印象作出了两方面的修正,其一是陈西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身份问题,其二是鲁迅对陈西滢的界定以及影响;指出从日记与书信所体现的内容来看,陈西滢与鲁迅相比,他的政客身份始终强于其反思批判的立场,因此这些材料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陈西滢,并且在另一面又给我们提供更多其他的角度,譬如可以从外交史研究或者历史研究去研究陈西滢,借助书籍中的材料加以梳理,不仅可以重新建构陈西滢的个人形象,也能够为4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界、外交界的研究贡献珍贵的史料。

复旦大学王宏图教授肯定了陈西滢日记书信巨大的文学史价值,认为陈西滢的政治理想观念在今天依然没有丧失现实意义,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思想,对当代人客观地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徐从辉副教授从阅读感受,评价和定位陈西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方面着手,认为陈西滢日记不仅是在外交上,还有文学上都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无论是对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人,还是研究上世纪40年代中国与英美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文人与英国乃至世界的关系弥足珍贵。

苏州大学文学院张蕾教授从陈西滢日记中记录的萧乾,王世杰等文人入手,认为陈西滢与“北京文化圈”和“武汉文化圈”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书信中所记载的人物与事件是研究中国文学的全新史料。张蕾以人物为主线,从日记中分别梳理出了以萧乾为线索和以陈小滢、凌书华为线索的内容,进一步阐释陈西滢日记中学者、慈爱的父亲的形象与中英文化交流大使的外交官身份。

同济大学陈昶副教授从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知识分子在时代歧路的选择与知识分子在时代中的走向角度进行分析,她认为陈西滢对于知识分子使命的体认具有“广场意识”,从中分析出学者之外的“庙堂身份”,从更细节处丰富了陈西滢的形象。陈西滢在文学与政治道路之间的选择,为今天的知识分子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静教授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域出发,结合陈西滢对外国文学的中译的看法以及陈西滢记录的,诸如李约瑟、罗素等人的观点两个角度,分析《陈西滢日记》的学术价值。《陈西滢日记》中所记录的金岳霖、鲁迅、沈从文等现代文学作家的轶闻轶事,为从多角度把握现代文学中的作家形象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济大学胡桑老师从微观史学角度切入,他认为陈西滢日记记录了中国在大变革时期的侧面,从其事无巨细地记述中可以看到被宏观历史下淹没的历史细节,并从中可以窥探出当时知识分子的文明姿态。陈西滢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用在于,他对当时历史的走向有着坚定的态度,由此与中国主流文人所代表的历史形成了撕扯的力量,并展现了作家将社会生活中的多种层次,多重身份,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全新视角。

上海大学石娟副教授认为本书弥合了中国上世纪外交史、日常生活史、知识分子心灵史等诸多方面中历史真相的缝隙,从中可以读出陈西滢从中国的眼光看世界的许多观点。她认为日记中陈西滢对于侦探小说的讨论和其中记载的以陈小滢为代表的青年对通俗小说的取向,也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中通俗小说广泛的受众和对中国民众的作用,为研究通俗小说发展提供了史料。

上海戏剧学院翟月琴副教授特别关注到陈西滢日记中他的业余生活,从“边角料”中展现出一个戏剧面向的“陈西滢”。虽在话剧史中没有重点的笔墨书写,但陈西滢一些“进攻性”的事件确在中国话剧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20年代的陈西滢对话剧有着较深的介入,《西滢闲话》中也体现出西滢对民众戏剧和国剧运动的参与。陈西滢提倡一种娱乐民众的艺术,中立客观地看待旧剧与新剧,寻找西洋戏剧与传统中国戏曲之间的关联。日记中,陈西滢观戏后只言片语的点评也透露出他的审美趣味。

上海交通大学王宇平副教授从陈西滢在英国的观影活动,为我们勾勒出西滢内在于世界文化中的生活。陈西滢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代表中国的一双眼睛,在1943至1946年间见证了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在陈西滢的日记中,可以发现其较为统一的趣味,即对黑色电影的兴趣。其对《失去的周末》《大幻影》等电影的观看和点评,足以可见陈西滢的观影感受非常到位。其观看的泰伦斯·拉提根《阳光普照时》,可以与张爱玲和当时国内的电影形成非常有意思的关联。

上海师范大学陈彦副教授在陈西滢与其孩子的书信交谈间,感受到国家忧患背景下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理解。民族的危机是一个很宏大的历史语境,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深切的迫在眉睫的诊断。左翼与右翼的政治撕裂,对中国基层社会伦理关系也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将陈西滢与女儿之间的书信与杨晦和文树新之间的书信进行对读,可以发现一种中国现代的语境变化。将陈西滢的情感事件放置到情感史的研究脉络中,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上海师范大学王小平副教授将陈西滢的日记书信放在海外华文写作的脉络中加以探讨。陈西滢在国外有着沟通中西文化的身份自觉,但在跨文化的语境下,会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日记书信提供了比小说更为真实生动的体验,此类非虚构的写作可以为跨文化身份意识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饱满的资料。相较于“离散”,陈西滢日记体现出的生活心理状态更接近“游牧”,其自由出入于中西文化,将自身的文化能力和影响力辐射出去,体现出了离散中的一种聚合。

上海师范大学夏天老师从中外文化交往的角度对《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46》进行讨论。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文化交往,如苏联通过两个文化部门与各个国家进行交流,走党务和民间交往的两条路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40年代后期左翼所谓的“关门主义”倾向。陈西滢恰恰是为中外文化交往,以及中国和英美文化圈的民间交往构成了另外一条线索,借助陈西滢的日记和书信可以提供那一时期更为细致的中外文化交流、交往的信息。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朱军教授对陈西滢的不同形象特征进行探讨鲁迅先生将陈西滢的身份定位为“教授”,这一称谓在鲁迅著作中并不多,既是一种褒扬,也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反讽。陈西滢崇尚英国文化,“羞涩”中展现出一种英国绅士的幽默、冷静、风趣和俏皮,与钱锺书的字“默存”相似,存在着在某种意义上与现实的超脱。陈西滢是一个正人君子,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是跨越中西古今的人物,在不同的脉络视野下,有着不同的“陈西滢”形象。

董丽敏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陈西滢先生的书信日记存在着巨大的挖掘研究空间,《陈西滢日记书信选集1943-1976》的出版为未来各个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此次会议中,学者们对陈西滢的日记和书信进行相关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同时,与会专家对文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加以思考,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共同将此次研讨会推向了一个更加开阔的境地。董丽敏教授相信,此次会议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加深入多样的研究和思考。


(供稿、摄影: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