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为缪斯”音乐学院“微光”(Shimmering)室内乐团学术演出精彩开启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19-12-27浏览次数:1395

  

12月25日晚,我校徐汇校区香樟苑工会多功能厅内乐声悠扬,来自各个学院的师生与音乐学院“微光”(Shimmering)室内乐团相聚一堂,共享德奥艺术音乐之夜。继前两场门德尔松、理查·施特劳斯两场德奥作曲家专场音乐会之后,本场音乐会为师生们呈现的主题是“诗歌作为缪斯”。

本场音乐会旨在呈现德奥浪漫主义的诗歌境界,揭示19世纪浪漫派彼此协作、渴望对话的“协作艺术”理想。为了真实呈现这种音乐与诗歌之间浑然一体的协作关联,乐团从浪漫派艺术的普遍范畴出发,精心设计了“诗之乐”、“花之歌”、“远方之歌”、“永恒女性”、“夜之歌”、“浪游者”六大主题,以浪漫主义亲切的室内乐沙龙形式,让技巧炫示与学术导赏在娓娓对谈中融于一体。尤为特别的是,本场曲目设计打破了常见的按照时间与体裁归类的惯例,而是以诸如“反讽”、“风景”、“断片”此类美学范畴将看似无关的曲目与话题并构。譬如在“花之歌”的部分,将舒伯特、李斯特的《玫瑰》以及黄自的《玫瑰三愿》置于咏花诗的范畴,论及了中西艺术歌曲的文人特质、西方抒情诗的起源与中国琴歌“乐从文”的传统,中国现代艺术歌曲的灿烂起源与传统。又比如在“永恒女性”板块中,通过诗剧《浮士德》引出歌德与舒伯特在德国民族主义建构过程中的人文意义。

学科的界限在本场音乐会中完全消散。人文学院光启青年学者李腾作为特邀嘉宾,现场就门德尔松的《夜歌》(Nachtlied)与《女巫之歌》(Andres Maienlied),谈及德奥浪漫派中世纪元素的想象意义、黑森林的记忆以及“夜”的多幅面孔,十分引人入胜。同时,表演者亦打破传统的舞台界限,“零距离”演示了作品的技巧奥义。譬如留俄青年钢琴家、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蕴的精彩解说,让听者直观领会到了19世纪游戏音型如何化身为叔本华的意志哲学;留德青年歌唱家、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冯诚纯在对谈中,娓娓道出了舒伯特在《春天里》如何设计了浪漫主义“反讽”修辞。音乐学院执行院长施忠教授在聆听中,也即兴谈到了李斯特在钢琴改编舒伯特艺术歌曲时如何重构与超越,打破了人们对“改编”概念的错误理解。凡此种种,令闻者在感官与智性上获得了酣畅淋漓的双重刺激。音乐会最后在《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歌声中完美谢幕,观众们掌声如潮,久久不愿散去。“微光”室内乐团成员表示,不久将陆续推出多场主题各异的学术音乐会。

“微光”室内乐团成立于2017年,成员均由我校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组成。其中有留德花腔女高音冯诚纯、留德小提琴家张婕、留俄钢琴家刘蕴;杨婧与李亚两位博士担任乐团的学术导赏。这种“演奏”+“学术”的独特组合,意在以“世界人文”为语境,传播与演绎古今中外室内乐经典名作,成为沟通艺术与人文的音乐桥梁。此前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举办的专场音乐会,“微光”就以学术讲演音乐会的独特形式,成为沪上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本场音乐会是应校工会之邀举办的高品质公益音乐会。我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金国忠,音乐学院执行院长施忠教授,学院党总支书记高亭,声乐系陆蓉副教授(兼乐团总策划),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留美钢琴家、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朱昊冰副教授,旅德青年指挥家,我校青年交响乐团指挥石霄鹏与和各学院师生到场聆听了本次音乐会。大家对于“微光”室内乐团借助于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尝试用音乐联结各学科门类的广阔视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金国忠也对本场公益演出给予盛情感谢,并希望“微光”能成为一张彰显师大悠久人文底蕴的音乐名片。

  

(供稿、摄影: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