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中非论坛“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分论坛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0-08-21浏览次数:731

8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与肯尼亚莫伊大学联合主办的中非系列论坛亮相云端,在2020中非纺织服装国际论坛、中非文化交流论坛暨第五届时尚传播国际论坛上,中外专家学者智慧碰撞,观点精彩纷呈。此次论坛线上全程直播,中肯双方设分会场,与会者可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互动,共有来自中国、肯尼亚、法国、加拿大、荷兰等多个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上互动。与会专家就共建中非知识共享体系,助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文明互鉴视域中的国际时尚传播;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打造孔子学院文化研究平台,推动中非文化交流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的时尚议程;转型与机遇:后疫情时代下的可持续时尚创新等议题深入研讨。



8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参加了论坛开幕式,并就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何会参加“中非论坛”,分论坛“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有何特色,未来如何办好论坛做出解答。

8月14日,2020中非文化交流论坛暨第五届时尚传播国际论坛“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分论坛在线上举行,会议由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分两个场次四个半场,分别由《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执行总编张永平、《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常务副主编杨嵘均教授、《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唐景莉、《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马文娟主持。

在论坛第1场的上半场交流中,陈向义教授、贾淑品教授、张正光教授、刘林教授、苏令银副教授、陈礼茂副教授分别从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基础、“一带一路”、国家形象、文化认同与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意蕴、中非传统友好关系等方面进行主旨发言。张永平总编表示,理论与实践逻辑共同推动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前进与发展。

在论坛第1场的下半场交流中,邬思源教授、孔祥成教授、徐剑雄副教授、耿步健教授、周治华教授、刘君莉老师分别从中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根源、1956-1966年上海对非洲援助、在非中资企业核心竞争力、讲好中非团结抗“疫”故事、中非命运共同体建构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主旨发言。杨嵘均教授表示,从不同角度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阐述,彰显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大国交往形象,共同推动着中非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在论坛第2场的上半场交流中,张志丹教授从理论、现实等多个逻辑、多个角度进行了剖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影响进行了哲理性分析。段鑫星教授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展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教师志愿者在佛得角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性建议,从不同视角展现跨文化交流。曾瑞明教授指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不只是一家之言,不仅要发掘中国自身历史传统还要探索其他国家的积极因素。朱新光教授立足现实,就当前两国所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谈公共卫生合作,印证中非命运与共。《江海学刊》副总编赵涛研究员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影响力不容忽视,全球各国一荣俱荣,不能罔顾人类共同利益,要适应时代发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前,不在于谋求共同的愿望,更重要的在于共同寻找、一起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论坛第2场的下半场交流中,张桂芳教授阐释了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世界意义并给予深刻原因解读。赵银亮教授剖析了“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从空间认知与主体性建构入手,最终落脚到中国对非援助的转型之上,提出建设性意见,给以思考。石书臣教授从“和合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创办孔子学院等中国元素入手,揭示中非文化交流的必然性。王治东教授作从时代之问“世界怎么了”入手,充分阐释了全球治理观。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有最大公约数,包括有共同利益、共同规范、共同意识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研究员表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仅局限于国内,更要开拓视野,走向国际。非洲问题研究需要不断深入,非洲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非洲历史具有独特性,近代以来的发展具有独特性,非洲问题的解决事关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问题。

王治东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表示,中非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学者需要不断钻研的课题,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备可以挖掘的研究潜力与话语持续推进的潜力,两院将继续同各位专家学者交流探讨,达到交流与成果双丰收。

此次论坛有效地促进了中非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圆满成功。恰当处理好中非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最基础、最传统的国际关系。因此,更应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


(供稿、摄影: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