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同上一堂“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使命”思政金课在上师大开讲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3-03-12浏览次数:75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23年3月12日

标题:同上一堂“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使命”思政金课在上师大开讲

记者:吴苡婷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青年大学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是什么?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3月9日,上海师范大学举行同上一堂“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使命”思政金课。校党委书记林在勇,商学院院长刘江会共同走进思政课堂,带领青年学生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林在勇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信仰”“使命”为关键词,用哲学的思辨和历史的广度,娓娓道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是人类可以得到不断解放和提升的过程。要带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必然性。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更文明更富足更现代的社会的路径选择。他勉励青年学生,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时代机遇,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刘江会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为题,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重大原则等方面,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大量国内外经济数据对比和案例分析,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重要特征,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和原则决定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新时代青年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做好经受重大考验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接力赛中跑出加速度。

  课堂上,师生围绕“青年学生如何承担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任”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学生们在课后纷纷表示,林书记和刘院长的思政课帮助他们准确理解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更让他们明确了师大青年如何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勇担青春的使命,做出自己的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26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