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业校友返母校分享心路历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04-12浏览次数:626


       4月8日下午,2016年基层就业校友报告会在徐汇校区香樟苑401举行,此次报告会也是2016年大学生基层就业报名宣传动员活动之一。报告会特邀法政学院校友陈泽娅和陈昌盛、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崔芳芳、商学院校友张继伟等四人回到母校,畅谈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成长与收获。报告会吸引了近百名今年报考基层项目的毕业生前来聆听咨询。
会上首次播放了学校最新拍摄的《青春闪光在基层——上海师范大学基层就业工作宣传片》,视频展现了9位优秀基层就业校友代表在基层岗位的工作点滴和切身体会,介绍了我校多年来基层就业工作情况,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好地认知和了解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

       随后,四位校友代表为与会师生分享了自己当初的备考经历和基层工作中的心路历程。陈泽娅校友是个杭州西子湖畔的女孩子,近三年来,从一个农村工作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接地气干实事的新“村官”,曾经获得金山区优秀大学生村官、金山区优秀青年志愿者、廊下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去年10月当选景阳村委会党总支委员,今年当选金山区青联常委,工作中她始终以 “做农村工作首先要做村里人”自勉。陈昌盛校友曾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服务于崇明县陈家镇鸿田村,他和同学们分享了三年扎根崇明农村的经历。作为一名出生、生活在徐汇区的哲学专业毕业生,他提醒同学们“在农村工作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服务基层需要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的能力,要努力克服语言关、寂寞关。”正在闵行区梅陇镇陇西村服务的崔芳芳当初是硕士毕业后选择了村官这条路,近2年的基层生活使她收获的不仅是眼界的开阔、观念的改变,更深层次的是看待问题思维方式的转变。她提醒同学们到了基层一定要善于学习、勤于请教、不断总结,始终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张继伟作为唯一一名三支一扶大学生代表,介绍了在崇明县长兴镇社区安全事务所支扶工作的点点滴滴,他出生于长兴,生长在宝山,毕业后又回到自己的家乡,毕业不到一年的他经历了从学生向基层工作者的角色转变的阵痛期后,很快融入了集体中,各项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他用机智幽默、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方式号召学弟学妹一同去基层建设新农村。

       会后,四位优秀学子代表为现场学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场内气氛热烈,同学们关心的问题集中在如何备考、优惠政策、工作待遇以及户籍政策四大方面。

       基层就业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抓手之一,我校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在推动工作的方式上也经历了从传统的学校文字宣传到现在的组织学生基层参观、院校两级通力合作、视频宣传以及校友交流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转变。历年来,我校基层就业工作成效显著,连续八年被授予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称号。

(供稿、摄影:学生工作部/处   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