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校办、校团委和相关学院负责人一行来到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和土山湾美术馆,向寒假期间在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的同学们送去亲切慰问。
土山湾是上海中西文化交融和海派文化成长最早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先导,更是中国职业教育的起点。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实地走访土山湾博物馆,关心志愿者们的工作情况,对志愿者们利用寒假休息时间进行场馆服务、奉献自我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同时勉励各位志愿者要抓住并且珍惜服务机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升自身能力。土山湾博物馆是我校对外汉语学院的志愿服务基地,今年是我校参与土山湾博物馆志愿服务的第五年,学校平均每年输送80余名志愿者参与土山湾博物馆志愿服务,五年来开展志愿服务超过3000小时,志愿者主要负责游客引导、场馆解说、博物馆宣传等工作。

志愿者葛佳俐说:“今年是我参与土山湾博物馆的第二年,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回答不上来游客提出的问题的情况,这些‘小尴尬’让我收获了成长,也让我对博物馆的展品以及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志愿者王臻晴说:“和之前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同,土山湾博物馆的日常讲解工作还有我们对外汉语学院的留学生共同参与,和他们的交流碰撞出了很多新的火花,更好地体现了上海海派文化的多元性,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校领导一行随后来到土山湾美术馆,在我校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土山湾美术馆。土山湾美术馆不仅是艺术展览的场所,也是艺术交流、学术研究的公益性文化场所,对志愿服务提出了专业的要求。学校精准定位志愿服务,美术学院与土山湾美术馆于2012年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平均每年输送75名志愿者为土山湾美术馆提供专业服务。孙颖是美术学院2014级的学生,她说:“在这里服务的同学大多来自美术学和设计专业。所以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为推广美术公益事业尽一份力,更能学习、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运用自身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去给更多游客做讲解。在参与志愿服务的两年间,我也参与了美术馆的很多艺术交流活动,潜移默化中给我带来了很多艺术创作的灵感。”

今年寒假,我校8000余名学子积极参与寒假社会实践。虽然上海迎来了35年来的最冷寒潮,申城飘起了雪花,然而瑟瑟寒风并没有阻挡上海师范大学志愿者的脚步。师大学子深入全国各地开展社会调研,目前已开办爱心课堂118所,在全市开展志愿服务61项,深入上海各街道社区拓展科学商店和科普志愿者服务内容。此外,在春节返乡高峰时期,我校的志愿者也服务在人民广场、上海南站、金山卫等交通枢纽的第一线,《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了我校志愿者服务春运一线的故事,他们正在用微笑串起一趟趟平安的旅程。

凛冽的寒风不能降低志愿者的热情,师大学子坚持不懈的志愿精神和热忱的服务,为上海最冷的冬季带来了温暖,也彰显了我校学子服务社会、传递关爱、奉献自我的态度和风范。
(供稿、摄影:校团委)
土山湾是上海中西文化交融和海派文化成长最早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先导,更是中国职业教育的起点。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实地走访土山湾博物馆,关心志愿者们的工作情况,对志愿者们利用寒假休息时间进行场馆服务、奉献自我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同时勉励各位志愿者要抓住并且珍惜服务机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升自身能力。土山湾博物馆是我校对外汉语学院的志愿服务基地,今年是我校参与土山湾博物馆志愿服务的第五年,学校平均每年输送80余名志愿者参与土山湾博物馆志愿服务,五年来开展志愿服务超过3000小时,志愿者主要负责游客引导、场馆解说、博物馆宣传等工作。

志愿者葛佳俐说:“今年是我参与土山湾博物馆的第二年,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回答不上来游客提出的问题的情况,这些‘小尴尬’让我收获了成长,也让我对博物馆的展品以及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志愿者王臻晴说:“和之前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同,土山湾博物馆的日常讲解工作还有我们对外汉语学院的留学生共同参与,和他们的交流碰撞出了很多新的火花,更好地体现了上海海派文化的多元性,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校领导一行随后来到土山湾美术馆,在我校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土山湾美术馆。土山湾美术馆不仅是艺术展览的场所,也是艺术交流、学术研究的公益性文化场所,对志愿服务提出了专业的要求。学校精准定位志愿服务,美术学院与土山湾美术馆于2012年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平均每年输送75名志愿者为土山湾美术馆提供专业服务。孙颖是美术学院2014级的学生,她说:“在这里服务的同学大多来自美术学和设计专业。所以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为推广美术公益事业尽一份力,更能学习、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运用自身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去给更多游客做讲解。在参与志愿服务的两年间,我也参与了美术馆的很多艺术交流活动,潜移默化中给我带来了很多艺术创作的灵感。”

今年寒假,我校8000余名学子积极参与寒假社会实践。虽然上海迎来了35年来的最冷寒潮,申城飘起了雪花,然而瑟瑟寒风并没有阻挡上海师范大学志愿者的脚步。师大学子深入全国各地开展社会调研,目前已开办爱心课堂118所,在全市开展志愿服务61项,深入上海各街道社区拓展科学商店和科普志愿者服务内容。此外,在春节返乡高峰时期,我校的志愿者也服务在人民广场、上海南站、金山卫等交通枢纽的第一线,《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了我校志愿者服务春运一线的故事,他们正在用微笑串起一趟趟平安的旅程。

凛冽的寒风不能降低志愿者的热情,师大学子坚持不懈的志愿精神和热忱的服务,为上海最冷的冬季带来了温暖,也彰显了我校学子服务社会、传递关爱、奉献自我的态度和风范。
(供稿、摄影: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