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城市地图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5-12-21浏览次数:1655


       12月19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开题报告论证会在会议中心5号会议室举行。会上,上海师范大学城市地图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副校长高建华和李孝聪教授共同为“上海师范大学城市地图研究中心”揭牌。该研究中心是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为依托,汇集海内外同领域中坚研究力量,力争通过3-5年时间的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机构与学术平台,从而形成我校的一个具有特色的研究创新增长点。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周振鹤教授和张晓虹教授,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郭卫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孙逊教授等专家莅临会议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论证。副校长高建华教授、人事处、社科处负责人以及子课题负责人也出席了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会由社科处负责人主持。

       副校长高建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首先向给予该项目关心支持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以李孝聪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李孝聪教授长期从事城市地图的研究事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海内外开展中国城市地图搜集、编目与研究等工作。由他编制的欧、美等地所藏中文古地图叙录,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前期基础。而本项目汇集了活跃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一线学者,前期积累深厚、研究梯队优势显著,因此,研究的实施蓄势待发,丰硕的成果值得期待。他希望课题组能在全国哲社规划办和市哲社规划办的领导下,在各位专家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协作,刻苦攻关,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同时,他也表示学校及相关单位将尽力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开题会由专家组组长周振鹤主持。重大项目首席教授李孝聪就项目申请的过程、项目执行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工作计划和成果形式向与会专家作了汇报。他指出,19世纪中叶以来绘制的近代城市地图,是我国城市历史图像文献中极具研究价值的一类资料,特别是采用投影经纬网控制技术的近代实测城市地图,不仅能够展示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城市形态与功能结构,而且也是解读和探索都市社会与地域文化的基础素材。此外,他还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框架和构成、阐述了项目的执行思路、研究特色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4个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汇报了各子课题的基本情况、准备工作及研究计划进度和成果形式等。

       与会的评审专家就中国近代史在城市地图中的反映、项目实施管理、近代城市地图的界定等问题进行了评议。专家们指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注重协同创新与研究整合,在资料批判上要注重近代文献的特点与权威资料的运用,在编制《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时要留意对中小城市与研究价值较高的城市地图的收集甄选;此外,专家们还特别指出,在甄选并出版地图集成时,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面目,尤其注意对地图的制作背景、测绘技术与地图内容的详细说明,尽可能地收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地图。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本项目应以集成的编制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兼及开展相关研究,力争撰写若干具有较高水准的学术研究论文。

       针对专家意见,李孝聪教授与各子课题负责人进行了回应,特别是对大家关注较多的近代城市地图的界定、地图集成的收集甄选等重大问题提出来设想,就目前项目初级准备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与各位专家进行了进一步互动,并表示课题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落实评审专家的意见与建议。

(供稿、摄影: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