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教授来我校讲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5-12-08浏览次数:1354


     12月2日下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教授,应人文与传播学院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的邀请来我校讲学。仲呈祥教授以“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和评论的美学思考”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孙逊教授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听取了讲座。

      仲呈祥教授从事文艺评论工作40多年,他擅长以哲学思辨阐述文化艺术问题,并将近年来社会中出现的文艺现象与文艺理论共冶一炉。此次讲座,他从文艺批评和创应秉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主旨,深入阐释了文艺作品的创作论到文艺作品的接受论中应具备的审美的意识形态,通过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众多文艺现象的深入思考,他强调了必须珍视中国文艺批评优良的历史传统,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牢牢把握文艺批评的正确导向,引导文艺创作与提升观众的审美品位,实现“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目标。

      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仲教授认为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秉持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这激活了文艺创作的新的思维方式,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防止了过去文艺创作简单用政治思维取代审美思维或用利润思维取代审美思维的两个极端,避免了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哲学思维方式。文艺作品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艺术塑造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历来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交锋的焦点。

      在文艺作品的接受美学范畴他强调要坚持对受众鉴赏修养、审美情趣进行正面引导。他认为观赏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不在同一逻辑起,观赏性是接受美学的概念,受制于观赏者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不能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要求统统推给创作者去解决,文艺批评必须承担起引领鉴赏、提升审美之责。

      会后,仲呈祥教授就我校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供稿: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