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合召开第三届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5-11-03浏览次数:1665


     10月31日至11月1日,以“核心价值、教育伦理与师德实践”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晓庄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机构设在我校的中国教育伦理学会(又称“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南京晓庄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来自全国16个省份、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教育学和伦理学等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和基础教育工作第一线代表共计120多人出席,收到会议论文60多篇。


     10月31日上午的会议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应教授主持,南京晓庄学院校党委书记王国聘教授、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研究员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代表赵建军调研员热情致辞,对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以“探索教育伦理本真,服务我国师德建设”为宗旨,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伦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给予高度评价;热忱支持和鼓励广大教育伦理和师德当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弘扬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高尚师德精神,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教师道德理论和实践规范体系。

     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王正平教授在讲话中回顾了学会成立两年多来的主要理论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学会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携手,创造性地开展“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建设的情况。他表示,我们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的广大专家和教育工作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教育伦理精神、中国教育道德价值、中国师德提升力量。要承继陶行知先生的大爱精神和社会担当,培养“四有”教师, “捧着一颗诚心来,共铸民族新师魂”。

     在大会开幕式上,根据中国教育伦理学会《关于合作开展“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经过全国各地理事、常务理事的推荐,组织专家评审和常务理事会批准,中国伦理学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等有关领导(代表)向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南东安县教育局
等首批18家“全国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隆重授牌。

     本次会议的主题学术报告阶段,东北大学田鹏颖教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师德建构》讲演、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师德的心灵原动力》讲演、北京师范大学贾新奇教授的《教师伦理人格的类型与其他》讲演等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指出,这些学术报告拓展了我国教育伦理和师德研究的观察视野,体现了我国教育伦理学者的时代新责任和新使命;理论研究与基本的教育职业活动紧密联系,抓住了一些主要问题;探讨了教育伦理与师德研究的“社会——个人(自我)——学术共同”的角色认同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留出了空间。

     在本次会议的师德实践大会交流阶段,福建师范大学、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教育、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实验学校介绍了师德建设的生动经验。

     在本次会议的分组讨论和大会总结交流中,与会专家就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师德规范体系、师德主体性、教师人格、教育管理与师德建设、师德与立德树人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的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研究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主持,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秘书长何云峰教授介绍了学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供稿、摄影: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作者: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