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校第十三届教学质量月开幕式暨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推进会在会议中心一号报告厅举行。校领导滕建勇、朱自强、葛卫华、柯勤飞、刘晓敏出席会议。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主持。

会上,副校长柯勤飞作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主旨报告。报告从“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顺势而变,适应新要求,直面高考招生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本届质量月开展的意义、目的及路径。
我校自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以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四个百分百的基础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基地建设获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下一阶段学校还将在以下几方面就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进一步做实做强: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强化骨干教师担纲课程;扎实开展答疑辅导,提高答疑效果;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强化老教师带教青年教师,广泛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深入开展各种专题研修;扎实推进教研团队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后勤保障教学持续发展;促进管理常态化。

为更好实现 “卓越教师”和“一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确立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八条措施,分别是: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推进学分制改革;强化招生环节;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培养体系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强化本科教学教师激励;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届教学质量月从10月28日开始,至11月27日结束。期间,将围绕主题,实施活动的目标和计划,重点为:深入学习及领会国家有关创新教育的文件,开展教学创新大讨论;全校各专业开展专业特色建设大讨论。总之,学校希望通过本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强化“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观,强化“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教师观,强化“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进一步加深广大师生对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解与专业特色的凝练和认同,提升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副校长刘晓敏宣读了校第二批教研团队入围名单,共有20个团队入围试点建设团队,5个团队入围培育建设团队。校领导分别为入围教研团队颁发了证书。
会上,法政学院教授蒋传光、人文学院教授苏智良、生环学院教授曹建国、信机学院副教授上官倩芡分别代表学院、教研团队和个人作了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工作推进交流发言。
校长朱自强围绕本届教学质量月主题,就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强调指出,要凝聚共识,提高认识,把本科教学和激励计划推进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将本科生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要加大综合改革力度,进一步明确学院的责权利;要简政放权,加快由行政化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的步伐;要重视教学规范,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希望大家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改与不改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们决不能因为现时的守旧使我们的教师“有饭吃”,而让我们的学生将来“没饭吃”。我们也不要总是把重视本科教学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着眼点应放在学生需要什么、我们要改进什么。要在注重教学规范的同时加强专业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学生高考志愿的选择,而专业建设必须将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希望每个学院和每位教师都能为之认真思考,勇担改革重任,并按照教学质量月要求,开展行之有效且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凝练专业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为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各学院书记、院长,分管教学与人事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各本科专业负责人,各教研团队负责人,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教学视导员,辅导员代表,教务员代表,学院人事干事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供稿、摄影:宣传部 作者:遥寄)

会上,副校长柯勤飞作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主旨报告。报告从“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顺势而变,适应新要求,直面高考招生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特色建设”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本届质量月开展的意义、目的及路径。
我校自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以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四个百分百的基础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基地建设获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下一阶段学校还将在以下几方面就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进一步做实做强: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强化骨干教师担纲课程;扎实开展答疑辅导,提高答疑效果;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强化老教师带教青年教师,广泛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深入开展各种专题研修;扎实推进教研团队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后勤保障教学持续发展;促进管理常态化。

为更好实现 “卓越教师”和“一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确立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八条措施,分别是: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推进学分制改革;强化招生环节;优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培养体系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强化本科教学教师激励;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届教学质量月从10月28日开始,至11月27日结束。期间,将围绕主题,实施活动的目标和计划,重点为:深入学习及领会国家有关创新教育的文件,开展教学创新大讨论;全校各专业开展专业特色建设大讨论。总之,学校希望通过本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强化“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观,强化“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教师观,强化“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进一步加深广大师生对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解与专业特色的凝练和认同,提升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副校长刘晓敏宣读了校第二批教研团队入围名单,共有20个团队入围试点建设团队,5个团队入围培育建设团队。校领导分别为入围教研团队颁发了证书。
会上,法政学院教授蒋传光、人文学院教授苏智良、生环学院教授曹建国、信机学院副教授上官倩芡分别代表学院、教研团队和个人作了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工作推进交流发言。
校长朱自强围绕本届教学质量月主题,就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强调指出,要凝聚共识,提高认识,把本科教学和激励计划推进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将本科生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要加大综合改革力度,进一步明确学院的责权利;要简政放权,加快由行政化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的步伐;要重视教学规范,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希望大家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校党委书记滕建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改与不改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们决不能因为现时的守旧使我们的教师“有饭吃”,而让我们的学生将来“没饭吃”。我们也不要总是把重视本科教学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着眼点应放在学生需要什么、我们要改进什么。要在注重教学规范的同时加强专业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学生高考志愿的选择,而专业建设必须将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希望每个学院和每位教师都能为之认真思考,勇担改革重任,并按照教学质量月要求,开展行之有效且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凝练专业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为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各学院书记、院长,分管教学与人事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各本科专业负责人,各教研团队负责人,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教学视导员,辅导员代表,教务员代表,学院人事干事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供稿、摄影:宣传部 作者:遥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