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1日,“以影像之名——第三届佳能高校影像作品大赛”校园影像新锐工坊—上海站活动于在我校文苑楼举行。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相关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佳能有限公司华东区有关负责人及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出席了活动。

此次活动分为“第二届大赛获奖作品展映”和“工坊研讨会”两部分内容。活动展映的八部获奖作品是从第二届44所指定参赛院校提交的172部作品中层层筛选而出,影片立意独特、别出心裁。本届大赛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作,培养青年影像人才。

在21日下午举行的“工坊研讨会”上,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戴冰致开幕辞,介绍了我校影视传媒系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情况。会上还播放了赛事回顾短片,佳能公司代表介绍了佳能设备,立足剧情片、纪录片两大类,以及大赛的基本情况和佳能面对教育的全线专业影像解决方案。在随后的评委评片主题报告环节,本届大赛评委徐童老师在点评所有获奖作品的同时,也以自己拍摄的“游民三部曲”(《麦收》、《算命》、《老唐头》)为例,向大家传授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展映环节播放了上届大赛获奖影片《大金鹿》,影片导演宫大成与大家分享影片背后的故事;在最后的活动小结、现场抽奖和嘉宾合影环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王艳云老师、张斌老师;我校人文学院影视传媒系齐青老师、顾伟丽老师、李冬梅老师、赵国庆老师;大赛评委、知名纪录片导演徐童老师;第二届大赛剧情片单元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奖,获奖作品《大金鹿》作者宫大成;佳能有限公司华东区汤敏女士等嘉宾与观众进行了交流与互动,活跃了现场气氛。
(供稿、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

此次活动分为“第二届大赛获奖作品展映”和“工坊研讨会”两部分内容。活动展映的八部获奖作品是从第二届44所指定参赛院校提交的172部作品中层层筛选而出,影片立意独特、别出心裁。本届大赛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作,培养青年影像人才。

在21日下午举行的“工坊研讨会”上,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戴冰致开幕辞,介绍了我校影视传媒系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情况。会上还播放了赛事回顾短片,佳能公司代表介绍了佳能设备,立足剧情片、纪录片两大类,以及大赛的基本情况和佳能面对教育的全线专业影像解决方案。在随后的评委评片主题报告环节,本届大赛评委徐童老师在点评所有获奖作品的同时,也以自己拍摄的“游民三部曲”(《麦收》、《算命》、《老唐头》)为例,向大家传授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展映环节播放了上届大赛获奖影片《大金鹿》,影片导演宫大成与大家分享影片背后的故事;在最后的活动小结、现场抽奖和嘉宾合影环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王艳云老师、张斌老师;我校人文学院影视传媒系齐青老师、顾伟丽老师、李冬梅老师、赵国庆老师;大赛评委、知名纪录片导演徐童老师;第二届大赛剧情片单元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奖,获奖作品《大金鹿》作者宫大成;佳能有限公司华东区汤敏女士等嘉宾与观众进行了交流与互动,活跃了现场气氛。
(供稿、摄影: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