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勤福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阶段性成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5-04-27浏览次数:1879


        近日,人文与传播学院汤勤福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召开阶段性成果报告会。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哲学所、中国社科院杂志社、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信息所、湖北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肇庆学院、安阳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千叶商科大学以及《新华文摘》、《求是学刊》、《人文杂志》等科研机构、高校和学术期刊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上,课题组首席专家汤勤福教授汇报了课题立项两年半来的研究进展情况。他指出课题获得立项后,课题组建立了一整套相关制度,如会议记录制度、文件存档制度、研究经费使用制度、学术信息交流制度、科研成果考核与奖惩制度与阶段研究汇报制度等,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截止到目前为止,课题组研究工作开展顺利,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已完成初稿30余万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权威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2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院校文科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刊物转载超过20%;已通过审稿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史》等刊物待刊的论文13篇;还有撰成并投稿的论文近20篇。日前出版的35万字的《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东南卷)在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东北卷)也进入编辑出版进程,也将于近期与读者见面。

        此外,他还汇报了课题组先后与广东肇庆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和西北大学等兄弟院校合作举办会议的成功经验。他指出,通过广泛邀请各地专家,请他们对课题组研究成果进行批评与指正,不仅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准,也扩大了课题的学术影响,对课题组开展学术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礼制有过研究的专家学者如詹子庆、赵世超、黄留珠、何忠礼、李裕民、葛金芳、巴新生、赵和平、吴丽娱、张鹤泉、楼劲、李华瑞、卢向前、李天纲、陈居渊、范立舟、陈峰、贾二强、袁林、程妮娜、赵永春、徐吉军、陈国灿、宫云维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罗伯特•、恰德、日本千叶商科大学朱全安等人均出席过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们纷纷指出,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一些研究成果停留在对具体礼仪制度的就事论事水平上,尽管对具体问题研究有所突破,但在宏观礼制变迁上下的功夫不够,难以揭示具体礼仪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与变迁过程与规律;第二、在礼学思想、少数民族礼制与汉族礼制互动方面、在中国古代礼制变迁的规律、特点、历史价值、理论价值与当代借鉴方面也有待深入研究。第三,如何从学理层面来认识中华礼制的发展规律,如何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如何借鉴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的理论来分析中华礼制的产生、发展、实施及变迁的原因与途径也存在着不足。

        汤勤福教授对专家学者们的评议做了回应。他感谢专家们对课题的充分肯定和中肯建议,并表示专家们所提出的问题已引起课题组的高度重视,力争在今后研究中逐步加以解决,争取拿出较高质量的最终成果。

(供稿: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