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获全国重点推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5-02-09浏览次数:59622


      为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跟踪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和基金使用效益,不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的优秀成果,全国社科规划办对2010年度和2012年度立项的273个基础研究类重大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和评估。近日,全国哲社规划办对检查和评估结果予以公布,并对在研重大项目所产出的集成式成果、大型丛书及代表性论文进行了重点推介。由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戴建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10&ZD104)阶段性成果——《全宋笔记》第六编(第一、二、三、四、五册)也在此次推介目录之中。该项目此前还曾获得过全国哲社规划办的滚动资助。此外,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李定广教授的研究成果“罗隐集系年校笺”也在推介之列。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12&ZD154)的阶段性成果。  

        《全宋笔记》第六编,分十册,共辑录王明清《挥麈前録》、《挥麈后録》、《挥麈第三録》、《挥麈録余话》、李季可《松窗百说》、赵彦卫《云麓漫钞》、范公偁《过庭録》、王楙《野客丛书》、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旧闻证误》、何坦《西畴老人常言》、魏了翁《经外杂钞》等宋人笔记41种。此次受到全国哲社规划办推介的前五册整理者分别为燕永成、戴建国、朱旭强、赵维国、储玲玲和赵龙等。

        据全国哲社规划办介绍,这两批重大项目自立项以来共推出著作类成果5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500多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顶级刊物上发文100多篇,被SCI、EI、SSCI国际三大引文索引收录4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转引600多次,有30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成果成功申请国家专利,3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除“《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外,人文与传播学院汤勤福教授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研究”也因项目研究进展良好,获得滚动资助,并有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华礼制的主要特性及其当代价值”获得全国哲社规划办网站推介。

        上述研究成果之所以能获得全国哲社规划办的认可和推介,基于我校教师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长期潜心研究,体现了他们严谨扎实的学术功底、较高的理论水平,以及孜孜以求的科研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供稿: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