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我校非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在会议中心第3、4会议室举行发布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余建华、达之路国际控股公司董事长何烈辉,以及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社科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发布会。副校长刘晓敏教授、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舒运国教授、副主任张忠祥教授以及社科处、国际交流处负责人也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社科处负责人主持。

刘晓敏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在非洲研究和对非合作的情况,对非洲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和智库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非洲经济发展报告》的发布,标志着非洲研究中心服务社会、发挥智库功能的新突破。
会上,舒运国教授向与会专家和媒体介绍了非洲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撰写《非洲经济发展报告》背景,并指出《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是国内首份以非洲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研究报告,今后非洲研究中心将立足于科学研究,积极发挥智库功能,为增进中国与非洲进一步合作做出贡献。张忠祥教授则介绍了《非洲经济发展报告》的编纂情况。他指出尽管从报告启动到最终出版时间很短,但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接下来将会每年推出一期,从而扩大非洲研究中心的影响力。
与会专家对报告的出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余建华研究员认为非洲研究中心依托高校扎实的学术底蕴,以非洲经济研究为特色,服务中非发展大局,编纂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报告。何烈辉先生根据自己在非洲的投资经历,认为中非经贸发展迅猛,该报告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对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最后,非洲研究中心成员就中心的研究情况以及《报告》的内容与各路媒体记者进行了互动。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中心以非洲经济、非洲历史和南部非洲研究为特色。2011年12月,中心入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类似的基地全国仅3家。2014年,中心成功入选外交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自2012年以来,中心编辑出版《非洲经济评论》,至今已出版3部。近年来,中心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各类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中心在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为国家服务、发挥智库功能。中心成员近年来提交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10余份,并在《内部参阅》发表对策类文章8篇。
此次报告是继《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蓝皮书》和《全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发展报告。自2013年开始,社科处设立了校级文科发展报告项目,目的在于引领我校学者能以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数据库建设为支撑,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手段,大力开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对策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系列发展报告和政策建议,以扎实有力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进一步提升文科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发展报告项目”现已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应用文科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此前已获得立项资助的发展报告将陆续发布。
(供稿: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 摄影:宣传部)

刘晓敏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在非洲研究和对非合作的情况,对非洲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和智库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非洲经济发展报告》的发布,标志着非洲研究中心服务社会、发挥智库功能的新突破。
会上,舒运国教授向与会专家和媒体介绍了非洲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撰写《非洲经济发展报告》背景,并指出《非洲经济发展报告》是国内首份以非洲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研究报告,今后非洲研究中心将立足于科学研究,积极发挥智库功能,为增进中国与非洲进一步合作做出贡献。张忠祥教授则介绍了《非洲经济发展报告》的编纂情况。他指出尽管从报告启动到最终出版时间很短,但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接下来将会每年推出一期,从而扩大非洲研究中心的影响力。
与会专家对报告的出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余建华研究员认为非洲研究中心依托高校扎实的学术底蕴,以非洲经济研究为特色,服务中非发展大局,编纂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报告。何烈辉先生根据自己在非洲的投资经历,认为中非经贸发展迅猛,该报告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对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最后,非洲研究中心成员就中心的研究情况以及《报告》的内容与各路媒体记者进行了互动。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中心以非洲经济、非洲历史和南部非洲研究为特色。2011年12月,中心入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类似的基地全国仅3家。2014年,中心成功入选外交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自2012年以来,中心编辑出版《非洲经济评论》,至今已出版3部。近年来,中心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各类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中心在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为国家服务、发挥智库功能。中心成员近年来提交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10余份,并在《内部参阅》发表对策类文章8篇。
此次报告是继《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上海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蓝皮书》和《全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发展报告。自2013年开始,社科处设立了校级文科发展报告项目,目的在于引领我校学者能以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数据库建设为支撑,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手段,大力开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对策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系列发展报告和政策建议,以扎实有力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进一步提升文科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发展报告项目”现已成为“上海师范大学应用文科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此前已获得立项资助的发展报告将陆续发布。
(供稿: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 摄影: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