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首届(2014)金融管理年会暨金融专硕培养高峰论坛”在我校会议中心2号报告厅举行。本届金融管理年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金融管理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贸经济》编辑部、上海市金融学会《上海金融》编辑部、《管理评论》编辑部作为学术支持。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中国金融管理变革”,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近五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观点,共同探讨金融管理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我校副校长柯勤飞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钢及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郝相君先生,上海期货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荣金先生,上海市信用服务协会秘书长饶明华先生也出席了本届大会,并对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为响应全国金融专业硕士案例中心优秀教学案例的征集,按照全国金融专硕教指委的相关要求,本届金融管理年会组委会也主办了首届“中国金融专硕培养高峰论坛(2014)”,分别设立金融专硕的培养模式与案例研究两个专场,特邀在上海的全国金融专硕教指委委员参会指导,来自六个不同层次与区域的培养单位介绍了其在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中的典型经验,共同探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新实践”,交流了五个完整的金融专硕案例的研究与教学。
在本届年会上,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郝相君,上海期货同业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荣金,上海市信用服务协会秘书长饶明华受聘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兼职教授暨金融专硕研究生导师,柯勤飞教授颁发了聘书,俞钢就我校金融专硕培养与新加盟我校的三位导师做了亲切友好而又具体深入的建设性沟通。

我校商学院副院长王周伟副教授主持了本次年会上午的开幕式,柯勤飞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潘慧峰教授(受吴卫星院长委托)宣读了本届年会优秀论文名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教授宣布了下一届年会的承办单位,并邀请承担单位代表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潘慧峰教授代表发言。
开幕式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徐永林教授主持了上午的年会主题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财贸经济》杂志社主编高培勇研究员做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政策走向”的主题演讲,高培勇研究员从长期的结构性因素和短期的周期性因素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原因,并解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政策走向。随后全国金融专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教授,就基于大数据的量化投资与程序化交易的理论与实践阐释了自己的高度把握;全国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星教授,就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与风险管理做了全面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敬志勇副教授就审慎管理框架下外部冲击对商业银行信贷质量迁移议题做了精彩演讲。年会主题报告体现出各位专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脉搏的贴切把握,与会学者对于大数据背景下中国金融管理变革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下午,“中国金融专硕培养高峰论坛(2014)”以“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新实践”为议题,各金融专硕培养单位共享交流经验,协同提升金融专硕培养质量。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教授、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潘慧峰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莉亚教授、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段军山教授先后发言,交流了金融专硕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朱敏副教授介绍了商学院金融专硕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特色,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金融专硕将以金融统计与建模、金融管理与资本运营作为培养特色;以搭建国际合作金融专硕、采取联合式与订单式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导师+实践导师的双导师运作模式作为三大培养特色。
与金融专硕培养高峰论坛同时进行的是金融管理年会分会场讨论,本届年会安排金融专硕案例专场、公司金融管理专场、宏观金融管理专场、金融市场管理专场和金融机构管理专场五个分会场,每个会场都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学者交流论文,并安排专家点评,参会者积极发言提问,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商学院先后有三篇金融专硕案例、六篇文章入选参加大会交流。
为扩大专业学术交流,商学院联合国外十八所高校联合发起举办金融管理年会,这是继发起举办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年会之后,为凸现学科特色,打造金融管理协同创新平台的又一举措。全国金融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金融管理变革搭建了一个砥砺思想,交流观点的学术平台。通过发起和主办本次年会,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与学界建立了更为广泛的学术联系,进一步深化了与业界的产学研合作,商学院金融管理学科与城市经济学科的学术声誉以及影响力显著提升。
(供稿、摄影:商学院金融系、金融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