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对学科建设过程的动态了解,近日,社科处组织召开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评估座谈会。市教委科技处处长王兴放、上海教委智库“高校学科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杨颉等人应邀出席了座谈会。副校长刘晓敏、内涵办和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出席了座谈会。
会上,杨颉介绍了上海高校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受市教委委托,参与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在学术成果方面制定观测监控指标,通过与顶尖标杆学校的相对比较和学科自身的绝对动态发展等客观分析,对沪上各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实时监测。
刘晓敏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高校评估体系的探索上,上海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并就学科评价系统的评价标杆选择、被评对象的数据变化、期刊论文入选范围以及指标的国际前沿等问题提出了自己观点。唐力行教授、卢家楣教授和陈飞教授等人也就学科评估指标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杨颉均给予了回应。现场气氛热烈,一问一答之中也显示了我校学者对学科建设、学科评价等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最后,王兴放代表市教委诠释了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绩效动态监测机制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借助第三方的客观、科学评价主要目的在于让上海各高校把学科建设放在参照系中,找准自身位置,明确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上海将建立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与学科的分类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多维度的科研评价措施体系、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等,并以科研分类评价机制来完善高校创新队伍结构,推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供稿:社科处)
会上,杨颉介绍了上海高校发展与评价研究中心受市教委委托,参与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在学术成果方面制定观测监控指标,通过与顶尖标杆学校的相对比较和学科自身的绝对动态发展等客观分析,对沪上各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实时监测。
刘晓敏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高校评估体系的探索上,上海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并就学科评价系统的评价标杆选择、被评对象的数据变化、期刊论文入选范围以及指标的国际前沿等问题提出了自己观点。唐力行教授、卢家楣教授和陈飞教授等人也就学科评估指标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杨颉均给予了回应。现场气氛热烈,一问一答之中也显示了我校学者对学科建设、学科评价等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最后,王兴放代表市教委诠释了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绩效动态监测机制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借助第三方的客观、科学评价主要目的在于让上海各高校把学科建设放在参照系中,找准自身位置,明确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上海将建立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与学科的分类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多维度的科研评价措施体系、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等,并以科研分类评价机制来完善高校创新队伍结构,推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供稿: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