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至27日,亚太地区道德教育学会第九届年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年会由我校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全国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主题是“MAKING MORAL EDUCATION WORK: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ASIA-PACIFIC”。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高德毅介绍了上海的德育经验。亚太地区道德教育学会首任会长、《道德教育杂志》的前主编Monica Taylor向大会发来贺信。简短的开幕式后,来自亚太地区的70多位道德教育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推进道德教育的效力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25日下午,与会代表在我校进行了分会场的主题研讨。研讨中,北京教育学院的王远美对中小学价值教学策略提出,学生要有生命关怀意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要确立良好的生活价值观念,要善于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有国际视野,积极关注国际组织,尤其是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价值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活动,发挥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Mehwash JABEEN IBRAR(The City School Islamabad, Pakistan)主要讲述了道德性格教育方面的教与学,介绍了应列入教育体系中的几个基本德性;讨论了在组织课堂、学校政策、教学策略等方面促其发展,提出了促进德育全球范围传播及提升学习能力的必要性。Slamet PH9Yogyakarta University,Indonesia)介绍了1945至今德育的3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情况,提出德育的实施重点,并就目前印尼存在的几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Laurance Splitter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德育问题,从过去、现在、将来讨论如何塑造人的品格。李晓军围绕道德和公民教育,通过一系列社会研究来构建一个道德教育课程体系。黃美儀则提出了大学教育中道德和价值观的研究。
年会期间,与会学者的递交了研究论文,分别就当前德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供稿、摄像:全国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开幕式上,高德毅介绍了上海的德育经验。亚太地区道德教育学会首任会长、《道德教育杂志》的前主编Monica Taylor向大会发来贺信。简短的开幕式后,来自亚太地区的70多位道德教育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推进道德教育的效力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25日下午,与会代表在我校进行了分会场的主题研讨。研讨中,北京教育学院的王远美对中小学价值教学策略提出,学生要有生命关怀意识,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要确立良好的生活价值观念,要善于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有国际视野,积极关注国际组织,尤其是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价值教育理念及其教育活动,发挥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Mehwash JABEEN IBRAR(The City School Islamabad, Pakistan)主要讲述了道德性格教育方面的教与学,介绍了应列入教育体系中的几个基本德性;讨论了在组织课堂、学校政策、教学策略等方面促其发展,提出了促进德育全球范围传播及提升学习能力的必要性。Slamet PH9Yogyakarta University,Indonesia)介绍了1945至今德育的3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情况,提出德育的实施重点,并就目前印尼存在的几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Laurance Splitter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德育问题,从过去、现在、将来讨论如何塑造人的品格。李晓军围绕道德和公民教育,通过一系列社会研究来构建一个道德教育课程体系。黃美儀则提出了大学教育中道德和价值观的研究。
年会期间,与会学者的递交了研究论文,分别就当前德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供稿、摄像:全国大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