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举办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4-09-16浏览次数:414


        8月23日至8月25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12&ZD134)课题组与辽宁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华礼制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学成功举行。来自我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湖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北华大学、河南大学、肇庆学院、安阳学院等教学与科研机构的3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与会者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研讨。

        此次会议是一次探究传统礼制与现代社会关系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此一议题展开了讨论。“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汤勤福教授全面总结了1911年至今的百余年来,大陆学界在辽宋西夏金礼制领域的研究状况。汤勤福教授分礼制文献整理与研究、对具体礼仪的研究、礼学思想研究等十余个方面,对学界取得的成果作了系统梳理,点明了存在一些缺陷与问题,并指出了今后应努力发展的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教授提纲挈领的论述了中国家书的源流、体例和礼仪规范,对于当下的书信写作很有指导意义;而中国社科院梁满仓研究院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信礼仪的社会影响作了阐释,深刻揭示了礼制随时代而变的重要特征。中国社科院吴丽娱研究员对以《大唐开元礼》和《唐六典》为代表的唐代礼书的修订情况进行了研究,说明了礼书制作同样要回应现实社会的变迁。其他如吉林大学张鹤泉教授对东汉丧礼送葬仪式的考察、复旦大学陈居渊教授对郑玄《仪礼注》古今文的论述、北京大学史睿教授对南北朝聘礼文献的考证、辽宁大学耿元骊教授对宋代乡村社会礼制秩序和权力结构的剖析,都是深入而富有新意的论著。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在于青年礼制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他们提交的论文探讨了礼学思想、礼制庶民化和礼制图案等议题,生动活泼又不失严谨,会议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资深学者鼓励与教正机会的成长平台。

        会议间隙,汤勤福教授还向与会同仁通报了“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听取了多位专家对于课题下一步研究计划的意见建议。本次会议不但促进了学界对传统礼制与现代社会的相关研究,并且对课题组更好的完成研究任务起到了切实的促进作用。

(供稿:人文学院 作者: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