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学校召开新学期研究生工作部署会,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丛玉豪,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以及研究生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钢主持。

丛玉豪指出:学校研究生教育应依据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精细管理的思路,从合理布局、吸引优秀生源、关注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点评估与建设等几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凸显特色、优势、品牌。新学期要继续做好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切实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会上,研究生院(部)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本学期,研究生院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招生、培养、学位以及思政等方面的工作,着重深化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
在招生方面,落实2014级新生报到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编制201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合理调整研究生招生政策,狠抓生源质量;以改革和创新的思路,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规范化培训与教育硕士相结合的项目;加大力度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
在培养方面,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院在各学院和学位点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200多个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本学期将以此为抓手,强化中期检查,形成更加精细的分类、规范的管理机制;研究生院将继续实施研究生高端教育实习项目,同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国(境)外研习交流项目,在完成2014年研究生赴台湾师范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研习交流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与这两所学校2015年的合作交流计划,并新增与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的研习交流项目,遴选工作即将开始。
在学位方面,将为下半年度申请学位研究生做好各项审核和学位授予工作,并开展下一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加强研究生学位点内涵建设,高起点建设金融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等三个新增专业学位点,努力做好2015年教育部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的前期自评工作,为进一步扩大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做好准备。
在思政方面,关注收费制度改革后带来的新变化,及时帮助新生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配合校庆6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新生“感受都市文化”等适应性教育;延续我校“都市文化”系列学术论坛的品牌,举办主题为“都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举办招聘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形式,为研究生搭建就业平台。
新学期,研究生院将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强调“学校-学院”、“学院-学位点”和“学位点-导师”三方面的积极联动,使研究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以推动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丛玉豪指出:学校研究生教育应依据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精细管理的思路,从合理布局、吸引优秀生源、关注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点评估与建设等几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凸显特色、优势、品牌。新学期要继续做好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切实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会上,研究生院(部)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本学期,研究生院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招生、培养、学位以及思政等方面的工作,着重深化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
在招生方面,落实2014级新生报到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编制201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合理调整研究生招生政策,狠抓生源质量;以改革和创新的思路,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规范化培训与教育硕士相结合的项目;加大力度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
在培养方面,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院在各学院和学位点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200多个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本学期将以此为抓手,强化中期检查,形成更加精细的分类、规范的管理机制;研究生院将继续实施研究生高端教育实习项目,同时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国(境)外研习交流项目,在完成2014年研究生赴台湾师范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研习交流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制定与这两所学校2015年的合作交流计划,并新增与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的研习交流项目,遴选工作即将开始。
在学位方面,将为下半年度申请学位研究生做好各项审核和学位授予工作,并开展下一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加强研究生学位点内涵建设,高起点建设金融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等三个新增专业学位点,努力做好2015年教育部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的前期自评工作,为进一步扩大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做好准备。
在思政方面,关注收费制度改革后带来的新变化,及时帮助新生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配合校庆6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新生“感受都市文化”等适应性教育;延续我校“都市文化”系列学术论坛的品牌,举办主题为“都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通过举办招聘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等形式,为研究生搭建就业平台。
新学期,研究生院将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强调“学校-学院”、“学院-学位点”和“学位点-导师”三方面的积极联动,使研究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以推动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供稿、摄影:研究生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