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近期举行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被沪上多家媒体关注,连日来,解放日报、东方早报、青年报、新闻晚报等报纸进行了图文报道,并被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上海热线等多家网站转载。为本届毕业生度身定做的毕业大片《致青春》也爆红网络,被众多网友转发评论。部分报道摘编如下:
来源:解放日报 2013年7月1日 2版 上海
标题:沪上十多万名应届生告别母校——微家书、永久饭卡、草坪婚礼……毕业季里温情弥漫校园
记者:徐瑞哲
转载:人民网

昨天,随着上海交大3600多名本科生惜别母校,沪上十多万名应届生度过最后一个毕业周末。 “还没进大学时,我也曾以为这里是天堂,吃喝玩乐过四年;进了大学,却发现自己太过天真,身边强手如云,逼迫你不断锤炼自己……”在闵行校区东区十九栋的一间男生寝室里,毕业生小李在木质挂牌上写下这段临别赠言,挂在床头的铁架上,留给两个月后即将入住的学弟。
致终将逝去的大学生活——沪上菁菁校园内,每逢毕业总关情。
“微家书”致未来室友
今年毕业季,上海交大2009级毕业生将一段段“微家书”,作为送给2013级新生的入校礼物。有人说“大学是个神奇的地方,要有爱,爱上学习、爱上同学、爱上生活……”,有人说“学弟学妹,在大学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和机遇,这里是你踏上社会前最后一个可以自由跌倒、自由失败、再站起来前行的地方”……
寄语牌背面,还有毕业生的联系方式、工作去向和生活照片。住东区十七栋的小顾即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他为学弟留下了QQ和手机号,“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非常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不仅作为交大校友,也作为生活在同一寝室的‘室友’,这是一种缘分。”
上海建桥学院学弟、学妹为学长们着想,今年毕业典礼首次不外包,靠学生“DIY”。经招募,百余名大一到大三设计、商务类专业志愿者,成功取代礼仪公司之职。经过两个月筹备,学弟学妹们为忙于就业的毕业生献上了精彩、难忘的典礼。
“最浪漫毕业礼物”
毕业,既是结束,也是开始。“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援引艾青的诗句说:“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他告诉400多名毕业生,每个人走出校园后所代表的不仅是自己,“其实你没有离开母校,因为你就是母校”。
在日前举行的 “花开的日子”毕业晚会上,韩生抽出了被学生视为最宝贵的毕业礼物—— 一张红色的特质卡片。持有这张“永久饭卡”,无论何时都可以回到母校,享用一下食堂的老味道。无独有偶,华东理工大学也向每名毕业生派送了免费的红烧肉,因为这正是华理屡获烹饪赛事殊荣、校内外赚足口碑的“家常菜”。
同样的人情,是上海金融学院男生陈同舟、女生谢雨抽得的“最浪漫毕业礼物”。毕业5年内,学校分别为两人免费提供校园草坪婚礼,而且由党委书记、校长来当证婚人。
校长两日内“拨穗”四场
对于上海师大的5000多名应届毕业生,他们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届学长都幸福。由于校内没有一个场所能够一次性容纳这么多学生,往届毕业生都在各自院系的“分会场”参加毕业典礼。而今年,学校首次分两天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们按专业大类分4批入场,亲临现场感受这一纪念性时刻。不过,这可忙坏了校长、书记们,校长张民选连着两个上午和下午四度发表致辞,并与毕业生戴帽拨穗、合影留念。
入校便成世博志愿者的新生转眼走过四年,今年成了最后一批“小白菜”的毕业年。作为上海地区世博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上海师大2010年时共有8000多名“小白菜”,目前仍有1597名“小白菜”应届生。其就业率现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几近“全就业”。
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07/01/content_1051383.htm
来源:东方早报 2013年6月22日 第A04版 大都会 版面头条
标题:上师大毕业片走红网络校车指挥最受学生追捧
记者:韩晓蓉
转载:和讯网 新浪网 21CN 凤凰网 搜狐网 上海热线等

▲ 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校车指挥员纪金华。

▲ 上师大毕业大片《致青春》中学生毕业合影。(截屏图)
在爆红网络、引发了很多毕业生泪奔的上师大2013届毕业大片《致青春》中,总长9分25秒的视频里,一名保安兼校车指挥员有6秒钟的镜头,“待遇”超过了很多“重量级的人物”。在毕业大片里,他面带微笑和学生们打招呼,耐心地检着票,一丝不苟地摆出熟练而又训练有素的动作指挥着校车安全驶出校门。
标题:毕业生太多 地方太小 上师大毕业典礼一分为四
记者:刘昕璐
本报讯 记者 刘昕璐 动辄四五千名的本科毕业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集中在一起开毕业典礼,对于场地有限的上海师范大学而言,一直是件难事。今年,学校通过典礼“一场分为四场”的方式,满足每位毕业生离校前都能亲历最有意义的“集会”。
昨今两天,上海师范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徐汇校区球类馆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院党政正职、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和5000多名毕业生分四批次参加,毕业生可一一接受拨穗,而现场的礼仪引导等人员都是与学生们共度了四年光阴的辅导员老师。
据悉,以往,上师大由于人多地小,毕业典礼不得不采取一个主会场配若干分会场看视频的形式,许多学生十分看重的拨穗仪式、与校长合影更是只有优秀毕业生的代表才有的“荣誉”。今年的毕业典礼,是学校首次邀请毕业生全体参与,由校领导连轴出席4场毕业典礼,确保每一位毕业生的名字都能出现在大屏幕上并被院长高声宣读,每一位毕业生也都将一一走过红毯,上台接受拨穗,真切感受到毕业典礼的庄严、隆重和神圣。
毕业典礼上,校长张民选饱含深情向2013届毕业生表示祝贺,用平实的言语和毕业生们一起回顾大学生活,祝毕业生前程似锦,青春不朽!来自不同行业的四位杰出校友分别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人生经历,提出殷切希望。
为了定格毕业生接收拨穗,与校领导、导师合影的瞬间,学校专门固定了三个机位现场拍摄,届时的照片也将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每一位毕业生。现场即有学生大呼“太有爱,难忘爆了!”
有意思的是,毕业典礼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礼仪、音乐、摄像等服务都是由与学生们共度了四年光阴的辅导员老师担纲,让辅导员老师再为学生服务一次。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06/21/content_156063.htm?div=-1
来源:新闻晚报 2013年6月21日 A1叠11版 版面头条
标题:本市多所高校毕业典礼主打“温情牌”——大学“最后一课”饱含校长叮咛
记者:张骞
转载:和讯网

今天上午举行的上师大毕业典礼充满温情 晚报 何雯亚 现场图片
昨天,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分别举行了2013届的本科生毕业典礼。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大学毕业典礼纷纷主打“温暖牌”,除了有传统的仪式,还有度身定制的毕业季主题MTV,力求让每个毕业生都能感受到母校的重视和温暖。在毕业典礼上,大学校长们纷纷用朴实的话语为毕业生上了生动的大学最后一课,内容饱含叮咛和对学子的爱。
上外校长:永葆梦想以人生传递大爱
昨天毕业典礼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教授为毕业生们上了题为 《不舍梦想,不负青春》的最后一课。他叮咛毕业生,要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并始终坚持。学会爱人,坚持爱人,以人生来传递大爱。
“‘中国梦’说的是民族的故事,而你的梦想则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曹校长说, “走出校园,你会直面社会的现实、工作的压力、人生的无常、人情的淡漠、挫折的涌现,也许都会让你有些无所适从,甚至心灰意冷,但是唯有梦想不可辜负。而这些,与你是否是 ‘90后’并无关系,是我们这些 ‘50后’、 ‘60后’都曾遇到过的人生问题。”
他告诫毕业生: “我们的梦想,应是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有尊严,这需要我们恪守公平正义,坚持专业报国,不改追求卓越的心态,保持关爱众人的人文情怀。梦想也许不是远大目标,而只是对改善我们生活状态的一个小小期待,但只要众人受益,就值得我们去追寻。”
曹校长说,他一直坚信, “90后”远非人们所说的那样 “不靠谱”,一代人总会有自己的精英,一代人也有独特的际遇和克服困难的办法。他希望毕业生 “永葆你们的爱”。
“今天的社会还远远没有达到最好的时代,人与人的疏离与社会焦虑的增长,既有诚信缺失、功利主义、人情淡漠和不当竞争的原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踏上社会之时,对于爱的缺失。学会爱人,坚持爱人,做一个仁者去爱人,其实不易。人生传递大爱,这是母校对你们最后的叮咛。”曹校长说。
上师大校长:永远保持读书思考习惯
上师大校长张民选教授则在最后一课中与毕业生们一起回忆了大学四年里一路走来的点滴记忆。当他讲到 “从奉贤图书馆回来因大雨有些积水的路”以及 “永远排队的女生浴室和永远不排队的男生浴室”时,敢于直面学校管理问题的胸襟,引发了毕业生的共鸣,现场掌声雷动。
张民选寄语毕业生,要做好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以开放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迎接世界!他希望毕业生 “永远保持读书、思考的习惯,善于汲取精神营养,不断提升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一定会深深地融入你们的血脉与灵魂,让你们成为一个为自己骄傲和自豪的 ‘师大人’。”
他告诉毕业生: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踏上社会。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牢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也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今天,你们要走向社会,各种压力倾袭而来,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你们走得多远,你们永远是母校最牵挂的孩子。”
张校长最后用了师大的校园歌曲的两句歌词给毕业生们送行:“你在月亮的湖边,眺望最美丽的彼岸。我在学思的湖畔,等待最动人的明天。青春的盛典,就让我们为你们祝愿,青春的盛典,就让我们为你们喝彩。”
华理校长:荣誉赋予人前进的力量
华理校长钱旭红院士为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课: “荣誉至上”。他寄语毕业生崇尚荣誉、追求荣誉、捍卫荣誉。 “荣誉可以在危难时焕发斗志,疲惫时驱走倦意,在犹豫时,荣誉更可以犹如强心剂一般,坚定人的意志,赋予人前进的力量。”钱校长说道。据介绍,华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设立面向全体所有学生的 “荣誉学生”制度,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可,彰显崇尚荣誉、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追求世俗名利的满足之时,更注重追求道德的、荣誉的和形而上的完美。
虽然本届毕业生已与该制度无缘,但钱旭红提醒毕业生:珍惜荣誉,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在踏上社会后,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 “我们不希冀华理的毕业生离校若干年后,以荣华富贵的身份荣归故里,装点校门。我们希望华理毕业生用爱心温暖社会,哪怕在默默无闻中改善社会、改善民生,作出踏实的无愧内心的点滴贡献,学校都将因您而感动!因为,最为触动人们灵魂深处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钱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讲的最后一课,赢得了毕业生们的阵阵掌声。
让每名毕业生感受母校重视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的大学毕业典礼纷纷主打 “温情牌”,让每名毕业生感受母校重视。
与往年仅有几百名毕业生代表参加典礼不同,今年华东理工所有毕业生——4643名华理人都参加了仪式,并一一接受校领导的颁证拨穗。之所以有这样的改革举措,是因为校方希望每一名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重视和温暖。为此,华东理工用一天时间、分两场举办了2013届毕业典礼。
而上海师范大学也是为了给所有的学生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瞬间,将5000多名毕业生分四批分别于昨今两天举行毕业典礼。现场,每一位毕业生的名字都出现在大屏幕并被院长高声宣读,由校领导亲自为每一位毕业生拨穗。
上师大早在5月起就通过微博向全体毕业生征集大学期间感动的人、事、景。一个月的时间里,近千名毕业生的毕业感言、难忘的人和故事通过近千条微博和照片分享起来:奉贤海边的一次班会活动,食堂里的一次偶遇,辅导员老师的一个帮助,操场上的挥汗如雨都成了毕业生回忆、感恩、分享的内容。作为征集活动的奖励,毕业典礼这两天,他们还获得了与校长张民选单独合影留念的优先权。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前天晚上松江校区的图文信息楼举行了传统的 “图文亮灯仪式”。被灯光装点的图文信息楼显得金碧辉煌,现场还有精彩的校园民谣表演,专程来围观的毕业生们将下沉式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外、上师大都专程分别为此次毕业典礼度身定制了毕业季主题歌曲和MTV 《一定会想念》和 《追逐梦想》。这两首由毕业生中的校园十大歌手和优秀毕业生代表等一起演唱录制的歌曲一经两所高校的微博发布,纷纷被毕业生转发和留言。
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6/21/content_1045795.htm
来源:解放日报 2013年7月1日 2版 上海
标题:沪上十多万名应届生告别母校——微家书、永久饭卡、草坪婚礼……毕业季里温情弥漫校园
记者:徐瑞哲
转载:人民网

昨天,随着上海交大3600多名本科生惜别母校,沪上十多万名应届生度过最后一个毕业周末。 “还没进大学时,我也曾以为这里是天堂,吃喝玩乐过四年;进了大学,却发现自己太过天真,身边强手如云,逼迫你不断锤炼自己……”在闵行校区东区十九栋的一间男生寝室里,毕业生小李在木质挂牌上写下这段临别赠言,挂在床头的铁架上,留给两个月后即将入住的学弟。
致终将逝去的大学生活——沪上菁菁校园内,每逢毕业总关情。
“微家书”致未来室友
今年毕业季,上海交大2009级毕业生将一段段“微家书”,作为送给2013级新生的入校礼物。有人说“大学是个神奇的地方,要有爱,爱上学习、爱上同学、爱上生活……”,有人说“学弟学妹,在大学中有着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和机遇,这里是你踏上社会前最后一个可以自由跌倒、自由失败、再站起来前行的地方”……
寄语牌背面,还有毕业生的联系方式、工作去向和生活照片。住东区十七栋的小顾即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他为学弟留下了QQ和手机号,“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非常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不仅作为交大校友,也作为生活在同一寝室的‘室友’,这是一种缘分。”
上海建桥学院学弟、学妹为学长们着想,今年毕业典礼首次不外包,靠学生“DIY”。经招募,百余名大一到大三设计、商务类专业志愿者,成功取代礼仪公司之职。经过两个月筹备,学弟学妹们为忙于就业的毕业生献上了精彩、难忘的典礼。
“最浪漫毕业礼物”
毕业,既是结束,也是开始。“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援引艾青的诗句说:“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他告诉400多名毕业生,每个人走出校园后所代表的不仅是自己,“其实你没有离开母校,因为你就是母校”。
在日前举行的 “花开的日子”毕业晚会上,韩生抽出了被学生视为最宝贵的毕业礼物—— 一张红色的特质卡片。持有这张“永久饭卡”,无论何时都可以回到母校,享用一下食堂的老味道。无独有偶,华东理工大学也向每名毕业生派送了免费的红烧肉,因为这正是华理屡获烹饪赛事殊荣、校内外赚足口碑的“家常菜”。
同样的人情,是上海金融学院男生陈同舟、女生谢雨抽得的“最浪漫毕业礼物”。毕业5年内,学校分别为两人免费提供校园草坪婚礼,而且由党委书记、校长来当证婚人。
校长两日内“拨穗”四场
对于上海师大的5000多名应届毕业生,他们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届学长都幸福。由于校内没有一个场所能够一次性容纳这么多学生,往届毕业生都在各自院系的“分会场”参加毕业典礼。而今年,学校首次分两天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们按专业大类分4批入场,亲临现场感受这一纪念性时刻。不过,这可忙坏了校长、书记们,校长张民选连着两个上午和下午四度发表致辞,并与毕业生戴帽拨穗、合影留念。
入校便成世博志愿者的新生转眼走过四年,今年成了最后一批“小白菜”的毕业年。作为上海地区世博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上海师大2010年时共有8000多名“小白菜”,目前仍有1597名“小白菜”应届生。其就业率现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几近“全就业”。
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3-07/01/content_1051383.htm
来源:东方早报 2013年6月22日 第A04版 大都会 版面头条
标题:上师大毕业片走红网络校车指挥最受学生追捧
记者:韩晓蓉
转载:和讯网 新浪网 21CN 凤凰网 搜狐网 上海热线等

▲ 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校车指挥员纪金华。

▲ 上师大毕业大片《致青春》中学生毕业合影。(截屏图)
在爆红网络、引发了很多毕业生泪奔的上师大2013届毕业大片《致青春》中,总长9分25秒的视频里,一名保安兼校车指挥员有6秒钟的镜头,“待遇”超过了很多“重量级的人物”。在毕业大片里,他面带微笑和学生们打招呼,耐心地检着票,一丝不苟地摆出熟练而又训练有素的动作指挥着校车安全驶出校门。
平凡的纪师傅之所以能够进入毕业大片“露脸”,缘于毕业生们的极力推荐,也得到了上师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莲华的全力支持。
毕业是离别的季节,也是感动的季节。过去两天,上海师范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分四场在徐汇校区球类馆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院党政正职、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和5000多名毕业生参加。
第一次全体毕业生参加
今年的毕业典礼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第一次有全体毕业生参与。和大多数高校类似,以前上师大的毕业典礼,都是选出一部分毕业生代表在主会场参加毕业典礼,其他的同学则在分会场收看视频直播。“感觉是在参加别人的毕业典礼,缺少互动。”当一些毕业生把这样的心情表述出来后,上师大校领导决定做出改变,让所有毕业生都参加毕业典礼,礼堂容纳不下,就分成四批举行。
四场毕业典礼,最受关注的莫过于2013届毕业大片《致青春》,全长9分25秒的《致青春》毕业大片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校园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为2013届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毕业季主题曲《追逐梦想》,毕业生代表四年前后的对比和感悟。
“过去的时光,你在我身旁。我们不能忘,忘不了过往,忘不了刻在过往时光你的模样……”这首改编自李宇春的《和你一样》的歌曲,歌词中嵌入了上海师大的元素,曲调温暖励志,由毕业生中的校园十大歌手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一起录制,清新又动听,立即在网络上走红,并在校园中引发了传唱的风潮。
毕业大片的主创负责人是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200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陈嵩,他毕业后自主创业。陈嵩表示,从2005年毕业至今,上师大一直比较支持他的事业,他也尽全力为学校进行形象打造。
在毕业典礼现场,很多毕业生的情绪伴随着毕业大片《致青春》的情节起承转合,眼中泛起感动的泪光,“催泪毕业歌”“催泪视频”“毕业典礼视频看得好心酸,满满的回忆”“太好听了! 绝对震撼的视频! ”“一生难忘,不想说再见!”毕业生们如此表达着自己对大学生活的不舍。
校长与毕业生分别合影
另据了解,毕业典礼两天,上师大校长张民选成了毕业生求合照的对象,两天时间,张民选和2000多名毕业生分别单独合影留恋。获得优先合影机会的是通过微博参加毕业季系列活动“感动的人、事、景微博征集活动”的毕业生们。上师大从5月起就通过微博向全体毕业生征集大学期间感动的人、事、景。一个月的时间里,近千名毕业生的毕业感言、难忘的人和故事通过近千条微博和照片分享:奉贤海边的一次班会活动,食堂里的一次偶遇,辅导员老师的一个帮助,操场上的挥汗如雨,都成了毕业生回忆、感恩、分享的内容。
张民选在毕业典礼的致辞中与毕业生们一起回忆了大学四年里一路走来的点滴记忆。“从奉贤图书馆回来因大雨有些积水的路”、“永远排队的女生浴室和永远不排队的男生浴室”……他告诫毕业生:“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踏上社会。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牢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也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今天,你们要走向社会,各种压力倾袭而来,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你们走得多远,你们永远是母校最牵挂的孩子。”
◎ 相关链接
今年高校毕业季
“微留恋”风行
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有各种留恋的方式。现在微博更是让各种独特毕业留恋方式广泛传播。
在微博上,关于新版《复旦100事》的毕业季微博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摸过校园的猫咪、在澡堂唱过歌、参加过海外交流、在曦园草坪上弹吉他、宿舍煮饭跳过闸……”复旦微博协会邀请复旦学子手写“离开复旦前要做的事”,看看那些灿烂的笑颜,致青春,致无悔的校园岁月。
上海交大则让毕业生写“微家书”,作为“最好毕业礼”寄语学弟学妹以纪念大学生活。“走出寝室,收获丰富多彩大学生活”“对这里有诸多的不舍,无论是考前彻夜亮灯的通宵教室还是思源湖畔的青草垂柳……”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在毕业典礼上为毕业生们上了题为《不舍梦想,不负青春》的最后一课。华东理工所有毕业生——4643名华理人都参加了毕业仪式,并一一接受校领导的颁证拨穗,校方希望每一名毕业生都感受到母校的重视和温暖。
链接地址: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6/22/content_782554.htm
来源:青年报 2013年6月21日今年的毕业典礼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第一次有全体毕业生参与。和大多数高校类似,以前上师大的毕业典礼,都是选出一部分毕业生代表在主会场参加毕业典礼,其他的同学则在分会场收看视频直播。“感觉是在参加别人的毕业典礼,缺少互动。”当一些毕业生把这样的心情表述出来后,上师大校领导决定做出改变,让所有毕业生都参加毕业典礼,礼堂容纳不下,就分成四批举行。
四场毕业典礼,最受关注的莫过于2013届毕业大片《致青春》,全长9分25秒的《致青春》毕业大片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校园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为2013届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毕业季主题曲《追逐梦想》,毕业生代表四年前后的对比和感悟。
“过去的时光,你在我身旁。我们不能忘,忘不了过往,忘不了刻在过往时光你的模样……”这首改编自李宇春的《和你一样》的歌曲,歌词中嵌入了上海师大的元素,曲调温暖励志,由毕业生中的校园十大歌手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一起录制,清新又动听,立即在网络上走红,并在校园中引发了传唱的风潮。
毕业大片的主创负责人是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200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陈嵩,他毕业后自主创业。陈嵩表示,从2005年毕业至今,上师大一直比较支持他的事业,他也尽全力为学校进行形象打造。
在毕业典礼现场,很多毕业生的情绪伴随着毕业大片《致青春》的情节起承转合,眼中泛起感动的泪光,“催泪毕业歌”“催泪视频”“毕业典礼视频看得好心酸,满满的回忆”“太好听了! 绝对震撼的视频! ”“一生难忘,不想说再见!”毕业生们如此表达着自己对大学生活的不舍。
校长与毕业生分别合影
另据了解,毕业典礼两天,上师大校长张民选成了毕业生求合照的对象,两天时间,张民选和2000多名毕业生分别单独合影留恋。获得优先合影机会的是通过微博参加毕业季系列活动“感动的人、事、景微博征集活动”的毕业生们。上师大从5月起就通过微博向全体毕业生征集大学期间感动的人、事、景。一个月的时间里,近千名毕业生的毕业感言、难忘的人和故事通过近千条微博和照片分享:奉贤海边的一次班会活动,食堂里的一次偶遇,辅导员老师的一个帮助,操场上的挥汗如雨,都成了毕业生回忆、感恩、分享的内容。
张民选在毕业典礼的致辞中与毕业生们一起回忆了大学四年里一路走来的点滴记忆。“从奉贤图书馆回来因大雨有些积水的路”、“永远排队的女生浴室和永远不排队的男生浴室”……他告诫毕业生:“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踏上社会。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牢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也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今天,你们要走向社会,各种压力倾袭而来,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你们走得多远,你们永远是母校最牵挂的孩子。”
◎ 相关链接
今年高校毕业季
“微留恋”风行
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有各种留恋的方式。现在微博更是让各种独特毕业留恋方式广泛传播。
在微博上,关于新版《复旦100事》的毕业季微博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摸过校园的猫咪、在澡堂唱过歌、参加过海外交流、在曦园草坪上弹吉他、宿舍煮饭跳过闸……”复旦微博协会邀请复旦学子手写“离开复旦前要做的事”,看看那些灿烂的笑颜,致青春,致无悔的校园岁月。
上海交大则让毕业生写“微家书”,作为“最好毕业礼”寄语学弟学妹以纪念大学生活。“走出寝室,收获丰富多彩大学生活”“对这里有诸多的不舍,无论是考前彻夜亮灯的通宵教室还是思源湖畔的青草垂柳……”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在毕业典礼上为毕业生们上了题为《不舍梦想,不负青春》的最后一课。华东理工所有毕业生——4643名华理人都参加了毕业仪式,并一一接受校领导的颁证拨穗,校方希望每一名毕业生都感受到母校的重视和温暖。
链接地址: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6/22/content_782554.htm
标题:毕业生太多 地方太小 上师大毕业典礼一分为四
记者:刘昕璐
本报讯 记者 刘昕璐 动辄四五千名的本科毕业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集中在一起开毕业典礼,对于场地有限的上海师范大学而言,一直是件难事。今年,学校通过典礼“一场分为四场”的方式,满足每位毕业生离校前都能亲历最有意义的“集会”。
昨今两天,上海师范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徐汇校区球类馆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院党政正职、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和5000多名毕业生分四批次参加,毕业生可一一接受拨穗,而现场的礼仪引导等人员都是与学生们共度了四年光阴的辅导员老师。
据悉,以往,上师大由于人多地小,毕业典礼不得不采取一个主会场配若干分会场看视频的形式,许多学生十分看重的拨穗仪式、与校长合影更是只有优秀毕业生的代表才有的“荣誉”。今年的毕业典礼,是学校首次邀请毕业生全体参与,由校领导连轴出席4场毕业典礼,确保每一位毕业生的名字都能出现在大屏幕上并被院长高声宣读,每一位毕业生也都将一一走过红毯,上台接受拨穗,真切感受到毕业典礼的庄严、隆重和神圣。
毕业典礼上,校长张民选饱含深情向2013届毕业生表示祝贺,用平实的言语和毕业生们一起回顾大学生活,祝毕业生前程似锦,青春不朽!来自不同行业的四位杰出校友分别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人生经历,提出殷切希望。
为了定格毕业生接收拨穗,与校领导、导师合影的瞬间,学校专门固定了三个机位现场拍摄,届时的照片也将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每一位毕业生。现场即有学生大呼“太有爱,难忘爆了!”
有意思的是,毕业典礼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礼仪、音乐、摄像等服务都是由与学生们共度了四年光阴的辅导员老师担纲,让辅导员老师再为学生服务一次。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06/21/content_156063.htm?div=-1
来源:新闻晚报 2013年6月21日 A1叠11版 版面头条
标题:本市多所高校毕业典礼主打“温情牌”——大学“最后一课”饱含校长叮咛
记者:张骞
转载:和讯网

今天上午举行的上师大毕业典礼充满温情 晚报 何雯亚 现场图片
昨天,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分别举行了2013届的本科生毕业典礼。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大学毕业典礼纷纷主打“温暖牌”,除了有传统的仪式,还有度身定制的毕业季主题MTV,力求让每个毕业生都能感受到母校的重视和温暖。在毕业典礼上,大学校长们纷纷用朴实的话语为毕业生上了生动的大学最后一课,内容饱含叮咛和对学子的爱。
上外校长:永葆梦想以人生传递大爱
昨天毕业典礼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教授为毕业生们上了题为 《不舍梦想,不负青春》的最后一课。他叮咛毕业生,要有自己的青春梦想,并始终坚持。学会爱人,坚持爱人,以人生来传递大爱。
“‘中国梦’说的是民族的故事,而你的梦想则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曹校长说, “走出校园,你会直面社会的现实、工作的压力、人生的无常、人情的淡漠、挫折的涌现,也许都会让你有些无所适从,甚至心灰意冷,但是唯有梦想不可辜负。而这些,与你是否是 ‘90后’并无关系,是我们这些 ‘50后’、 ‘60后’都曾遇到过的人生问题。”
他告诫毕业生: “我们的梦想,应是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有尊严,这需要我们恪守公平正义,坚持专业报国,不改追求卓越的心态,保持关爱众人的人文情怀。梦想也许不是远大目标,而只是对改善我们生活状态的一个小小期待,但只要众人受益,就值得我们去追寻。”
曹校长说,他一直坚信, “90后”远非人们所说的那样 “不靠谱”,一代人总会有自己的精英,一代人也有独特的际遇和克服困难的办法。他希望毕业生 “永葆你们的爱”。
“今天的社会还远远没有达到最好的时代,人与人的疏离与社会焦虑的增长,既有诚信缺失、功利主义、人情淡漠和不当竞争的原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踏上社会之时,对于爱的缺失。学会爱人,坚持爱人,做一个仁者去爱人,其实不易。人生传递大爱,这是母校对你们最后的叮咛。”曹校长说。
上师大校长:永远保持读书思考习惯
上师大校长张民选教授则在最后一课中与毕业生们一起回忆了大学四年里一路走来的点滴记忆。当他讲到 “从奉贤图书馆回来因大雨有些积水的路”以及 “永远排队的女生浴室和永远不排队的男生浴室”时,敢于直面学校管理问题的胸襟,引发了毕业生的共鸣,现场掌声雷动。
张民选寄语毕业生,要做好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以开放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迎接世界!他希望毕业生 “永远保持读书、思考的习惯,善于汲取精神营养,不断提升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一定会深深地融入你们的血脉与灵魂,让你们成为一个为自己骄傲和自豪的 ‘师大人’。”
他告诉毕业生: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踏上社会。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牢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也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今天,你们要走向社会,各种压力倾袭而来,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你们走得多远,你们永远是母校最牵挂的孩子。”
张校长最后用了师大的校园歌曲的两句歌词给毕业生们送行:“你在月亮的湖边,眺望最美丽的彼岸。我在学思的湖畔,等待最动人的明天。青春的盛典,就让我们为你们祝愿,青春的盛典,就让我们为你们喝彩。”
华理校长:荣誉赋予人前进的力量
华理校长钱旭红院士为毕业生们上了最后一课: “荣誉至上”。他寄语毕业生崇尚荣誉、追求荣誉、捍卫荣誉。 “荣誉可以在危难时焕发斗志,疲惫时驱走倦意,在犹豫时,荣誉更可以犹如强心剂一般,坚定人的意志,赋予人前进的力量。”钱校长说道。据介绍,华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设立面向全体所有学生的 “荣誉学生”制度,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可,彰显崇尚荣誉、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追求世俗名利的满足之时,更注重追求道德的、荣誉的和形而上的完美。
虽然本届毕业生已与该制度无缘,但钱旭红提醒毕业生:珍惜荣誉,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在踏上社会后,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 “我们不希冀华理的毕业生离校若干年后,以荣华富贵的身份荣归故里,装点校门。我们希望华理毕业生用爱心温暖社会,哪怕在默默无闻中改善社会、改善民生,作出踏实的无愧内心的点滴贡献,学校都将因您而感动!因为,最为触动人们灵魂深处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钱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讲的最后一课,赢得了毕业生们的阵阵掌声。
让每名毕业生感受母校重视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的大学毕业典礼纷纷主打 “温情牌”,让每名毕业生感受母校重视。
与往年仅有几百名毕业生代表参加典礼不同,今年华东理工所有毕业生——4643名华理人都参加了仪式,并一一接受校领导的颁证拨穗。之所以有这样的改革举措,是因为校方希望每一名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重视和温暖。为此,华东理工用一天时间、分两场举办了2013届毕业典礼。
而上海师范大学也是为了给所有的学生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瞬间,将5000多名毕业生分四批分别于昨今两天举行毕业典礼。现场,每一位毕业生的名字都出现在大屏幕并被院长高声宣读,由校领导亲自为每一位毕业生拨穗。
上师大早在5月起就通过微博向全体毕业生征集大学期间感动的人、事、景。一个月的时间里,近千名毕业生的毕业感言、难忘的人和故事通过近千条微博和照片分享起来:奉贤海边的一次班会活动,食堂里的一次偶遇,辅导员老师的一个帮助,操场上的挥汗如雨都成了毕业生回忆、感恩、分享的内容。作为征集活动的奖励,毕业典礼这两天,他们还获得了与校长张民选单独合影留念的优先权。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前天晚上松江校区的图文信息楼举行了传统的 “图文亮灯仪式”。被灯光装点的图文信息楼显得金碧辉煌,现场还有精彩的校园民谣表演,专程来围观的毕业生们将下沉式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外、上师大都专程分别为此次毕业典礼度身定制了毕业季主题歌曲和MTV 《一定会想念》和 《追逐梦想》。这两首由毕业生中的校园十大歌手和优秀毕业生代表等一起演唱录制的歌曲一经两所高校的微博发布,纷纷被毕业生转发和留言。
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6/21/content_1045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