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之星 郭莺莺:热心公益的小发明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2-11-16浏览次数:4036


         在党的十八大盛会之际,一批崭新的“师大之星”冉冉升起。金秋时节,2012年度“榜样的力量——师大之星”评选再度启动,16个学院的千余名学子竞相报名,角逐本年度“榜样的力量——师大之星”。

        与往届“师大之星”评选相比,今年的师大之星更突出“寻找身边的师大之星”的特点。评选类别分为“公益之星”、“自强之星”、“学习之星”、“创新之星”、“精英领袖”、“才艺之星”。每月均有不同类型的主打星,让学生能从中感受氛围、汲取动力。本月,我们将重点介绍师大莘莘学子中的“创新之星”,他们有的在专业学习中勇于突破,有的在科研课题中积极思考;有的在各类大赛中屡获嘉奖,有的在社会实践中观察思考……“创新之星”们以他们出色的科研能力、勇于的学习态度,赢得了师生一致的好评。更多“师大之星”专题报道,请浏览师大之星专网:http://cms.shnu.edu.cn/topstar



右为郭莺莺
      
        不管是在实验论证、在班级建设、还是在志愿服务,我不知道正在做的每件事情究竟有多少把握,究竟是否是值得这样付出,尽管有过迷茫、迟疑、煎熬,但我从未放弃。——郭莺莺

        有人说:她是科创学霸。每天沉浸在实验室里,和穿着白大褂的同伙,摆弄着各类生物化学仪器,时而进行观察实验,时而整理科研记录。有人说:她是咱们班长。在每次志愿服务中,都给同学和老师带来惊喜,使团队散发青春磁场,传递爱心热力。”有人说:“她是学生党员。在每份荣誉面前,她的脚步从不停歇。淡泊务实、卓越创新是她的青春旗帜。”

        她,就是郭莺莺,2012年摘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奖赛桂冠的巾帼队长;是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的热心班长。

        埋首实验科创,献礼创新发展

        在生物学的学科中,有一句话叫“遗传学难,难于上青天”。巨大的知识结构要求、纷繁复杂的实验要求、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都让遗传学成为一门最复杂、最艰难的学科。然而,郭莺莺却成为了遗传学学习中的佼佼者:课堂上,她潜心科研,敢于质疑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常常和导师讨论问题,改进实验的方法,“为了做实验,对于我们来说,熬夜到凌晨2-3点,第二天7点起床继续工作,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学习是一种习惯,思考是一种快乐。我从不为敷衍而学习,我为自己的责任而学习。” 作为一名理科硕士研究生,她潜心科研,敢于质疑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常常和导师讨论问题,改进实验的方法。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也许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汗水,才汇聚成今日的波澜壮阔;也许正是这分分秒秒的努力耕作,才结出如此累累的硕果。年纪轻轻,郭莺莺却多次在国际核心期刊中发表了多种论文。

        在一次课外讲座中,郭莺莺听闻,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丹参酮被誉为最有效的血管清道夫。但丹参因为种植周期长,价格高昂,从而得不到广泛应用。自小爱思考、爱钻研的她就思考着,如何才能缩短丹参酮的生长周期,从而使丹参酮造福更多的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丹参酮中的有效成分是对付心脑血管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可以通过生物基因的研究,缩短种植周期,那么市场的价格就会下降至少三成到五成。” 

        在导师的鼓励下,郭莺莺开始着手从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如何缩短丹参酮,她通过提高丹参发根中重要药用成分的含量,从而将丹参的种植周期从最初的2-3年缩短至半年,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丹参药物的生产成本。同时,郭莺莺还不断改良丹参发根的存活率,使其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为此,此项发明还得到了2项国家专利:SmDXR和SmGGPPS双基因共转化提高丹参酮含量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034229.3);一种催化合成东莨菪碱的方法和重组菌株(专利申请号:201110087443.5)

 
       在导师的鼓励下,郭莺莺还牵头上海交大等高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共同成立了“上海康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并冲击“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参赛的过程中,郭莺莺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作总结,写计划,查数据……“这是我这辈子最辛苦的日子了,同时,也是最难忘的日子。”在郭莺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鼓足干劲,最终在“嘉定新城杯” 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暨“挑战杯”全国商业计划书大赛上海区决赛中一举夺得金奖。

        投身公益实践,引领班团建设

        多少项班级事务、多少次志愿公益、多少份爱心奉献,不论何时何地,作为班长郭莺莺坚持秉承“品行、表率、引领”的基本价值导向,时刻要求自己立足党员视角,服务班团建设,凝聚班级力量,激发个体潜力,打造爱心集体。

        虽然课业和学业的压力使她忙的不停歇,但参与公益服务的脚步却没有停止过。每周末,郭莺莺总是积极参与学院党支部开展的“进社区,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看望90高龄孤寡老人宋其芳,陪老人聊天,做家务。“陪伴老人聊天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了深深的启发:已入暮年的老师们如此热爱生活,珍惜时光,不由得对我们产生了震撼,这是直抵心灵的思考,这是直达生命的触动。” 郭莺莺以善良、真诚、热情敲开了老人的心扉,也走进了老人的心中。每次探望,宋其芳总要拉着她的手,一口一个“闺女”:“小郭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她的乐观、活力像寒冷冬日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是最美好的一天”她总是这么对自己说。这句话也让认识她的同学愿意和她一起投身公益、播撒爱心。

        绽放累累硕果 续写青春旗帜

        在导师的鼓励下,郭莺莺还牵头上海交大等高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共同成立了“上海康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并冲击“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参赛的过程中,郭莺莺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作总结,写计划,查数据……“这是我这辈子最辛苦的日子了,同时,也是最难忘的日子。”在郭莺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鼓足干劲,最终在“嘉定新城杯” 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暨“挑战杯”全国商业计划书大赛上海区决赛中一举夺得金奖。

        面对成绩与荣誉,郭莺莺显得很淡然:“我赶上了好时机。当前,上海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城市战略,创新意味着思考,更意味着你要肩负你的责任,以青春的活力、魅力和魄力,去承担自己的使命,让青春燃烧,让人生精彩。”随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商业计划书总决赛的启动,郭莺莺又奔驰在新的赛道上,不断刷新着新的成绩。


(供稿:团委 作者:郑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