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2023年4月9日
标题:上海已记录超过1500种昆虫 快来一起编“昆虫家谱”!
记者:陈爱平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4月9日电(记者陈爱平)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8日启动“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号召广大市民走近自然、发现自然、记录自然,观察采集城市昆虫分布信息,助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公布,中国共记录昆虫纲约3.8万种;2022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上海市共记录有昆虫1519种。2022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上海市共记录有昆虫1519种。
近年来,科学家仍能在上海陆续发现西郊公园毛角蚁甲等昆虫新物种。据昆虫分类科学家预测,上海昆虫物种多样性资源丰富,城市昆虫的“家谱”亟待进一步完善。
作为“我的自然百宝箱”系列活动的子品牌,“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延续了“我的自然百宝箱”系列活动“人人都是发现者”的“公民科学家”模式。今年的活动也将招募“自然联络员”志愿者,后续将开展针对上海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的野外调查,搜集整理上海昆虫物种新纪录实证,按年度更新公布“上海昆虫名录”。今年下半年,公民科学家们的调查成果及研究数据还将以科普展览的形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展出。
为给昆虫爱好者提供参考资料,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了《上海陆生无脊椎动物识别指南》公益科普手册下载,供初学者入门;同时,上海自然博物馆与大城小虫工作室、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联合发布《上海昆虫1000种》公益科普图鉴。公众可以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以及“听见万物”小程序进行下载。
专家表示,昆虫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发动公众参与记录上海昆虫,不仅是昆虫调查的创新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采样调查的广度,同时能够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助力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链接地址: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453456?d=134b109&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