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2020年3月6日
标题:网课第一周:从新疆西藏到西半球,怎么让天涯海角每个学生都成功上线,哪怕只用手机
记者:徐瑞哲
上线课程超过7000门,参与在线教学教师近万人,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超过70万人次。
6日,“网课”第一周顺利结束。如果说沪上中小学在线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都在城里;那么高校在线教育的对象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了。
对于多数本地高等学府而言,多数在校生都来自外地,除了天南海北的少数民族学生,还有天涯海角的各国留学生。有的家住偏远地区,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家庭经济困难,或者独在异乡、举目无亲;有的网络软件和资源技能不够熟练,跟不上学习节奏……
“一个都不少,没人会掉队”,网络教学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成功“上线”?
【新疆姑娘们收到流量补贴】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的生源覆盖面很大。2017级地理科学(师范)班就有3位新疆小姑娘,谈到刚刚经历的特殊“开学”,她们都收到了同班同学最好的开学“礼物”。
由于家在偏远农村,网上教学所必需的电子设备和通信资源条件有限,试运行期间她们就发现即使用手机上网课,信号也不稳定,视频经常卡顿,特别影响学习效率。“网课对于我来说有点吃力,很怕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呢。”
与辅导员沟通后,周悦多等学生党员迅速组建起一支帮扶小队,每名学生党员与网课困难同学结对。上完一天的课程,小队队员就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上传在QQ群,并进行一对一答疑。
哈萨克族小姑娘麦里迪·努尔艾的勤说:“刚开始确实有点手足无措,但老师和同学专门为我们建了QQ群,这两天还收到了来自学校的流量补贴,心里暖暖的,这段时间我会克服困难,好好听课学习,记住这美好的时光。”
【藏族学子共享网络笔记】
扎西普拉是一名藏族学生,就读于环地学院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寒假期间回到拉萨家中。上个月,接到学校为应对延期开学将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后,扎西普拉一时犯了愁,“家中没有安装宽带,手机信号也不强,没有办法及时、流畅地接收视频信号,而且手机流量费用又很高。”
得知扎西普拉的难处,辅导员立刻与他沟通,平复他的情绪。班上课程联络员则梳理开课及授课平台的使用情况,组建起一对一帮扶小组,小组成员定期不断将网课相关资源和笔记共享给他。
等村庄解封后,为了让孩子正常学习,扎西普拉的父母立刻联系宽带公司给家里装上了无线。如今,扎西普拉每天都能跟着班级同学一起进行网络课程学习。他感激地说,“有了网络真的太好了,现在看视频课不卡了,我会好好努力,珍惜这次特别的学习机会。”
【留学生留校适应中文上网】
“老师,我真的不太会上网课,因为很多课程我需要现场跟老师沟通会更好一些;”
“老师,我还想联系我们的教务老师,我这边有点小问题,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吗;”
“老师,我登不上我的教务系统,怎么办;”
“老师,我有点想家了,想去找我家人。”
艾诗琳在微信里频频向辅导员老师求助。与其他学生不同,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艾诗琳是一名留学生,来自美洲格林纳达。因为疫情缘故,她留校并没有返回家乡。
接到网课学习通知后艾诗琳很着急,因为本就存在中文语言障碍问题,网上授课方式给她的学习带来了更大挑战。学院立即想办法,辅导员常常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安抚,不仅帮她解决生活问题,还帮她联系校内各部门帮忙解决选课、网络等问题,让她尽快适应线上教学方式。
“谢谢您,老师”,这是艾诗琳与老师沟通信息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句话,有时候一次联系中她就跟老师说上好几次。“话虽简单,但是心里很暖”,她的辅导员笑着说,一人一策,人人能学。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全市44所普通高校和11家科研院所正全面开启研究生、本科和高职高专的线上教学,上线课程超过7000门,参与在线教学教师近万人,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超过70万人次。
链接地址: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220887.htm?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