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外国语学院作为”上海世界语中心”的挂牌单位,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主办单位的委托,于日前承办了今年的“世界语微电影大赛获奖影片展映及交流活动”。 世界语国际微电影大赛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一项活动,今年是第二届微电影大赛,今年的比赛同时也为纪念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博士逝世100周年。柴门霍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人类历史上杰出个人之一,他创造世界语的初衷就是希望有一个和平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相互尊重的世界。国际世界语协会将2017年命名为“柴门霍夫”年,“茶与爱”国际微电影大赛就是“柴门霍夫”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爱是人类社会基本的情感元素,世界语是具有国际思想的语言。微电影大赛以“茶与爱”为主题,将中华文化和全球思维有机融合,以世界语为载体,充分展示了求真、求善、求美的永恒主题。茶不仅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又被视为一种生活信仰,一种渗透在日常生活进程中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符号。这正是茶与爱主题意义的真正所在。 ![]() 10月28日上午,外国语学院新大楼110室会场内音乐回荡,世界语协会的来自立陶宛的音乐世家唱起了欢快的世界语歌曲。由来自中国国际台的记者王珊珊用汉语和世界语双语主持了活动。 我校原党委书记陆建非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上海世界语协会会长汪敏豪教授进行了世界语翻译。 会上展映的影片有获得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女主演的俄罗斯作品《简单的故事》,获得最佳动画片的德国和瑞士的《我渴了》,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的古巴短片《有爱杯中的茶梦》等。这些获奖微电影已经在韩国、波兰和我国的北京、天津国内外进行过展映。 展映结束后是世界语爱好者的表演环节:我校学生朗诵了世界语诗歌《路》;国际台首席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外语学院外聘世界语主讲教授、中国播音学会广播播音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赵建平朗诵了世界语诗歌《人生四季》;上海世界语协会老年世界语者小组演唱世界语歌曲三首:《茉莉花》、《欢乐颂》和《友谊天长地久》;立陶宛一家歌曲表演《茶与爱,世界的色彩》等三首歌曲;来自韩国的茶文化艺术家表演了具有浓厚韩国传统的歌舞节目。 ![]() 赵建平作为茶与爱展映和读书活动主办方代表总结致辞,并向外国语学院赠送了世界语图书。会后,参会嘉宾及部分参会人员在北大楼门前草坪合影留念。 ![]()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为世界语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在学生中培养了一批世界语爱好者。 (供稿、摄影:外国语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