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德育实践课题总结发布会在会议中心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黄刚,人事处、社科处、学工部负责人以及2012年度和2013年度校德育实践课题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宣传部部长何云峰主持。

黄刚代表校党委向2012年结项和2013年立项的课题负责人表示祝贺,并对思研会以德育实践课题为载体、以创新突破为提升目标、以研究促进工作,推动我校大思政工作所取得的实效予以充分肯定。黄刚指出,近年来我校思研会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我校德育实践研究的品牌项目。从2012年结项和2013年立项的课题情况来看,呈现了参与面广、积极性高,选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工作实践,积极回应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和困惑的可喜态势。黄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德育实践课题这一平台,发挥其导向作用和课题组的团队作用,注重课题质量,加强成果转化,不断推进我校“立德树人”的影响力,使校思研会工作更具特色。
会上,相关部处领导宣布了上海师范大学德育实践课题2012年度结题项目名单和2013年度立项项目名单,2012年度结项课题负责人的代表简要汇报了课题情况,人事处、社科处负责人作了精彩点评。同时,2013年获得立项的课题负责人代表也就研究思路作了简要交流。
我校2012年德育实践课题共立项10个,结项10个,结项率100%,结项报告和论文总体质量较高,其中有2篇已在CSSCI中发表,这些课题成果将刊登在《理论经纬2013》。2013年,我校思研会共收到课题申请书30项,经校内组织专家评审、筛选,共有10项列为校德育实践课题,并予以适当的项目资助。此外,教育学院李丹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获得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亮的《教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校办盛况的《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以及学工部何潇的《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制度建设研究(汇编)》、孙琳的《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和张婷婷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心理成长调查研究》获得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项目资助。

黄刚代表校党委向2012年结项和2013年立项的课题负责人表示祝贺,并对思研会以德育实践课题为载体、以创新突破为提升目标、以研究促进工作,推动我校大思政工作所取得的实效予以充分肯定。黄刚指出,近年来我校思研会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我校德育实践研究的品牌项目。从2012年结项和2013年立项的课题情况来看,呈现了参与面广、积极性高,选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工作实践,积极回应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和困惑的可喜态势。黄刚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德育实践课题这一平台,发挥其导向作用和课题组的团队作用,注重课题质量,加强成果转化,不断推进我校“立德树人”的影响力,使校思研会工作更具特色。
会上,相关部处领导宣布了上海师范大学德育实践课题2012年度结题项目名单和2013年度立项项目名单,2012年度结项课题负责人的代表简要汇报了课题情况,人事处、社科处负责人作了精彩点评。同时,2013年获得立项的课题负责人代表也就研究思路作了简要交流。
我校2012年德育实践课题共立项10个,结项10个,结项率100%,结项报告和论文总体质量较高,其中有2篇已在CSSCI中发表,这些课题成果将刊登在《理论经纬2013》。2013年,我校思研会共收到课题申请书30项,经校内组织专家评审、筛选,共有10项列为校德育实践课题,并予以适当的项目资助。此外,教育学院李丹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获得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亮的《教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校办盛况的《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以及学工部何潇的《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制度建设研究(汇编)》、孙琳的《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和张婷婷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心理成长调查研究》获得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项目资助。
(供稿:宣传部 摄影: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