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成媒体报道热点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3-05-02浏览次数:3166



        4月25日,我校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的《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发布。报告一经发布,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社科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上海科技报、上海广播电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国新闻网、东方网、上海政府网等20余家媒体报道,东方早报头版报道,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晚报、天天新版等版面头条报道。上海政府网、新浪网、腾讯网、和讯网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详见如下:

来源:文汇报 2013年4月26日 11版 科教卫新闻 版面头条
标题:上海人均公共文化投入居首
记者:姜澎
转载:新华网 


        本报讯 (记者姜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排名前三名的是广东、江苏和浙江。而公共文化服务人均投入排名前三名的是上海、北京和浙江。但是不论是总量和人均投入,大部分省市都偏低,尤其是人均投入,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5个省市不足60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昨天发布了《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据介绍,此次评估的体系由六个一级指标构成,它们分别是“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比去年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队伍”两个一级指标。

       浙江投入量大布局合理

       调查发现,浙江“公共文化投入”量大且合理,但是上海的人均公共文化投入比较高。调查发现,浙江的“公共文化投入”总量排序在第二位,人均排序在第三位。这说明浙江“公共文化投入”不仅总量大,而且布局均衡、合理,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投入”的均等性要求体现较好。

        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是指公共文化机构、文化单位提供公益性(包括准公益性)、或生产满足公众提升文化素养需求的产品。“公共文化产品”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五位的是:上海、广东、江苏、辽宁和山东。公共文化产品综合指数人均得分在60分以上的只有上海,30个省市自治区得分均在60分以下,排在最后的贵州只有29.18分。

        而上海,这次在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以及人均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公共文化活动、人均公共文化享受和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多个指数中均排名第一,显示了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但在公共文化机构的总量和人均公共文化机构数量方面,则分别排在第26、27位,这是上海明显的“短板”,说明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各地人均文化事业费偏低

        调查发现,全国的文化事业费比较绝对值和占财政比都比较低。课题组发现,全国平均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为0.42%,有18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

       全国平均维护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排名前五位的省市自治区是:浙江0.75%、北京0.60%、福建0.60%、上海0.56%、青海0.55%。而人均文化事业费的全国平均值是35.86元,排列前五位的省市自治区是:上海103.01元、北京88.71元、西藏63.50元、青海60.06元、宁夏55.62元。有21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许多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排在前五位的省市自治区是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而文化场馆的数量,上海排名倒数第五。

        不过课题组也发现,对照2011年发布的首次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在这次发布的公共文化指数中,各省市在投入上有明显进步,排在进步指数总量前三位的省市自治区是:四川60.08、安徽49.55、新疆41.50;人均排名前三位的是:宁夏102.71、四川47.22、新疆45.68。

链接地址: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4/26/content



来源:光明网 2013年4月26日
标题: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在沪发布
记者:曹继军

        光明网讯(记者曹继军 通讯员郭静婷)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的《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4月25日发布。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3位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人均排在前3位的是:上海、北京、浙江。

       据悉,这次评估的体系结构,由六个一级指标构成,它们分别是:“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而在以上六个一级指标之下,共设置了“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58个二级指标。以上指标体系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公共文化队伍”的增设是因为它是政府与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实施者,公共文化队伍的数量、成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它不仅反映了各省市自治区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状况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规模,而且间接折射出各省市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人群数量和服务质量,和“公共文化机构”是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的评价指标。

        具体担纲该课题的鲍宗豪教授介绍,为了满足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内在的逻辑要求,课题组所筛选的每一评价指标都具有数据可采集、可比较和可跟踪的特点,这些指标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文化年鉴》(2012年)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年)等权威数据。数据采集的权威和可靠,是本课题研究结果客观、公正的首要保证。

        这次研究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暴露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逊教授介绍,例如关于公共文化人均投入方面,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得分在60分以下;包括投入总量排在第1位的广东,排在第4位的江苏,人均得分也在60分以下;又如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百分比,全国平均是0.42%,有18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还有人均文化事业费(元),全国平均是35.86元,有21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许多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不仅总量少、比重低,而且群众最直接感受到的人均文化事业费也大都明显偏低,在这方面政府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链接地址:http://difang.gmw.cn/sh/2013-04/26/content_7450681.htm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4月25日
标题:上海研究院报告:粤苏浙领跑中国公共文化服务
记者:许婧
转载: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新华报业网 西部文化网 英大网

        中新社 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25日在上海发布《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称,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继续领跑2012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

  这是继2011年首次发布之后,第二年进行跟踪研究并形成的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排序。

  根据此次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广东、江苏与浙江;人均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北京、浙江。今年新增设的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总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安徽、陕西和新疆。

  该报告具体担纲人、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教授介绍说,这次评估的体系结构,分别由“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6个一级指标及58个二级指标构成;每一评价指标都可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等权威数据。

  报告除了反映了年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暴露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逊教授称,在公共文化人均投入方面,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得分在60分以下;又如人均文化事业费(元),有21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全国平均的35.86元人民币,这表明许多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不仅总量少、比重低,而且民众最直接感受到的人均文化事业费也大都明显偏低。

  “广东、江苏等省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做得很好,加之岭南等地由来已久的崇文重教风俗,老百姓享受到较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鲍宗豪表示,虽然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则分别排在第26、27位,这是上海明显的“短板”,说明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链接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4-25/4765652.shtml



来源:解放牛网 2013年4月27日
标题:2/3省份人均文化事业费不足36元
记者:徐瑞哲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与科技、教育、卫生投入强度相比,各地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科教卫”十分之一左右,全国平均占比只有0.42%,三分之二省份的人均文化事业费不足36元。上海师大发布《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透露,上海人均文化事业费投入103.01元,居全国首位;总投入占财政支出的0.56%,列全国前五;但公共文化机构人均占有量排在后五位。

        根据6个一级指标、58个二级指标,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采集多种年鉴的权威数据,形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分别按总量和人均进行排序。上海各项人均指数基本都名列前茅,如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以及公共文化的“投入、产品、活动、队伍、享受”等人均指数均排名第一,但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均指数却排在第27位,表明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量上还有“短板”。

        课题负责人鲍宗豪教授表示,这项比较研究发现各地公共文化投入总量小、比例低,占比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最高的省份也只占0.75%,同时群众直接感受最大的人均文化事业费也明显偏少,最少的省份仅12.85元。他建议借鉴国内外成功模式,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投入主体,也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着力建设民间博物馆等“准公益机构”,通过免税收等方式加以贴补。“对上海而言,加大投建公共文化机构,应以这些机构的均衡性和便利性为导向。”

链接地址:http://www.jfdaily.com/a/5926157.htm



来源:新民晚报 2013年4月25日 A06:综合新闻 版面头条
标题:上海人均文化服务全国最好——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记者:王蔚
转载:人民网 和讯网 新浪网

        本报讯(记者 王蔚)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的《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今天出炉。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3位的是:广东(89.08分)、江苏(83.76分)、浙江(81.15分),依然和去年一样;人均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92.06分)、北京(77.83分)、浙江(74.60分),与去年相比,前两名不变,浙江从第4名进入第3名,天津则从第3名下降为第4名。

        新增文化进步指数

  这是继2011年首次发布之后,第二年进行跟踪研究,并形成了去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排序。评估的体系结构由六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是:“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比去年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队伍”两个一级指标;而在这些一级指标之下,共设置了“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58个二级指标,比2011年增加了20个指标。今年还新增设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总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安徽(408.19分)、陕西(273.03分)、新疆(236.01分);人均排名前三位的是:宁夏(107.13分)、新疆(24.23分)、四川(23.62分)。

  其他指数的排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省市自治区都可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例如上海,这次在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人均),以及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公共文化产品(总量和人均)、公共文化活动(人均)、公共文化队伍(人均)、公共文化享受(人均)、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多个指数中均排名第一,显示了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则分别排在第26、27位,这是上海明显的“短板”,说明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链接地址: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3-04/25/content_6_1.htm



来源:新闻晚报 2013年4月25日 A1叠03:A1叠03-昨夜今晨 版面头条
标题:沪人均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全国居首——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记者:张骞
转载:人民网 新浪上海 解放网 中国经济报网 中国江苏网


        晚报讯 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的《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今天发布。这是继2011年首次发布之后,第二年进行跟踪研究,并形成了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排序。研究显示,上海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 (人均)排名第一,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从此次公布数据看,2012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3位的是:广东89.08分、江苏83.76分、浙江81.15分,依然和去年一样;人均排在前3位的是:上海92.06分、北京77.83分、浙江74.60分。

       今年新增设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总量排名前三甲的分别是:安徽 408.19、陕西 273.03、新疆236.01;人均排名前三甲的是:宁夏107.13;新疆24.23;四川23.62。

        主持此项研究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逊教授介绍,从指数的排序和变化,各省市自治区都可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例如上海,这次在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人均),以及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公共文化产品(总量和人均)、公共文化活动(人均)、公共文化队伍(人均)、公共文化享受(人均)、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多个指数中均排名第1,显示了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则分别排在第26、27位,这是上海明显的“短板”,说明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研究结果来看,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也暴露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关于公共文化人均投入方面,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得分在60分以下;包括投入总量排在第1位的广东,排在第4位的江苏,人均得分也在60分以下;又如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百分比,全国平均是0.42%,有18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还有人均文化事业费(元),全国平均是35.86元,有21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许多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不仅总量少、比重低,而且群众最直接感受到的人均文化事业费也大都明显偏低,在这方面政府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4/25/content_1014733.htm



来源:新闻晨报 2013年4月27日 A11:A11-上海
标题: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上海排第一——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数量仍有发展空间
记者:董川峰
转载:新浪新闻 解放网 

        晨报讯 《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昨天出炉,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上海排第一,其后是北京和浙江。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3位的是广东、江苏和浙江。该报告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发布。

        上海在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以及人均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公共文化产品和人均公共文化活动、人均公共文化队伍、人均公共文化享受、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多个指数中均排名第1,显示了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则分别排在第26、27位,这是上海明显的“短板”,这意味着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链接地址: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3-04/27/content_1015713.htm



来源:东方早报 2013年5月1日 头条 民生 综合
标题:公共文化服务综指上海人均第一
记者:韩晓蓉

        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的《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4月25日发布。根据这次公布的数据,和去年一样,2012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3位的是:广东89.08分、江苏83.76分、浙江81.15分;人均排名方面,前两位的依旧是上海92.06分和北京77.83分,而浙江从去年公布的第四名上升到今年公布的第三名,得分为74.60分;天津则从第三名下降为第四名。

        新增两个一级指标

        此次发布是继2011年首次发布之后的跟踪研究,并形成了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排序。

        这次评估的体系结构,由六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是:“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比去年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队伍”两个一级指标。而在以上六个一级指标之下,共设置了“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58个二级指标,比2011年增加了20个指标。

        以上指标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增设的“公共文化队伍”,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实施者,反映了各省市自治区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状况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规模,且间接折射出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人群数量和服务质量,与“公共文化机构”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

        上海短板在“公共文化机构”

         今年新增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总量排名前三的是:安徽408.19、陕西273.03、新疆236.01;人均排名前三的是:宁夏107.13;新疆24.23;四川23.62。其他指数的排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中看到各省市自治区的优势和不足。

        例如上海,这次在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人均),以及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公共文化产品(总量和人均)、公共文化活动(人均)、公共文化队伍(人均)、公共文化享受(人均)、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多个指数中均排名第一,显示了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则分别排在第26、27位,这是上海明显的“短板”,说明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多省份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据具体担纲该课题的鲍宗豪教授介绍,课题组所筛选的每一评价指标都具有数据可采集、可比较和可跟踪的特点,这些指标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年)等权威数据。权威可靠数据,是本课题研究结果客观、公正的首要保证。

        这次研究也暴露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据主持此项研究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逊教授介绍,例如关于公共文化人均投入方面,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得分在60分以下;包括投入总量排在第一位的广东,排在第四位的江苏,人均得分都在60分以下;又如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百分比,全国平均是0.42%,有18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还有人均文化事业费(元),全国平均是35.86元,有21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许多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不仅总量少、比重低,而且人均文化事业费明显偏低。

        上海师大党委书记陆建非教授表示,高校围绕国家文化建设进行民间智库建设,这种做法值得倡导。国家需要高校参与和开展重大的战略咨询,以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同时高校也可借此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度。


来源:天天新报 2013年4月26日 A14版 版面头条 民生 综合
标题:沪人均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全国居首——公共文化机构总量成“短板”
记者:俞海燕

        新报讯 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的《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昨天发布,广东和上海分别摘得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和人均的第一名。专家认为,我国各公共文化投入方面的问题突出,不仅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城市之间不平衡突出。

  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指数由“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等六个一级指标构成,下设“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58个二级指标,比去年首次发布时增加了20个指标。

  从总量上来看,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从人均上看,排在前三名的是上海(92.60分)、北京(77.83分)、浙江(74.60分),排在第一位的上海在具体得分上遥遥领先。

  我国文化建设投入大约只是科技投入的1/11,卫生投入的1/10左右,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此次公布的报告显示,“公共文化投入”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广东(96.40分)、浙江(89.81分)、上海(88.42分);人均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98.23分)、北京(73.20分)、浙江(71.98分)。

  课题负责人之一的鲍宗豪教授提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人均投入得分在60分以下,这表明各省市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不仅总量少、比重低,而且城市之间不平衡突出;就是在一些公共文化投入总量排在第一位的广东,以及第四位的江苏,人均得分也在60分以下。

  报告称,2012年中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平均35.86元,21个省市自治区低于这个平均水平。排列前三位的是上海(103.01元)、北京(88.71元)、西藏(63.50元);排在后三位的是湖南(14.98元)、河南省(13.04元)、河北(12.85元)。第一名上海与最后一名河北的人均文化事业费相差90.16元。

  记者注意到,上海在各类指标中均有较好表现,囊获了多个“第一”,意味着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不过,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得分上,分别列全国第26位和27位,是上海明显的“短板”。报告认为,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链接地址:http://www.xwwb.com/web/wb2008/wb2008news.php?db=1&thisid=133039



来源:上海日报 2013年4月27日
标题:Report says city lacks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SHANGHAI ranked first in the country in terms of cultural services per capita, but lagged behind in the number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es such as museums, libraries and community cultural rooms, according to a report released by a local university.

The city's top ranking per capita was based on a number of measurements, such as number of those employed in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spending.

But researchers from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aid government's expenditure o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s still too little. In 2012, money spent o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was 0.56 percent of the total city expenditures in Shanghai, less than one-tenth of the expenditures on education and science.

"The investment is far from enough if Shanghai wants to make it a modern cultural metropolis as the government has planned," said Sun Xun, a professor who led the survey.

The report showed Shanghai ranked fifth from the bottom of 31 provinces, provincial-level 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es.

There are nearly 10,000 museums, libraries and other cultural organizations in Shanghai, about half the number of those in southwest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which ranked first, it said.

Sun called for building more community culture rooms so that it will be convenient for residents to attend public cultural activities. He also advocated government funding for private museums to diversify the cultural resources in Shanghai.

Sun especially mentioned it was a pity that a private Chinese sex culture museum was forced to move from Shanghai to Tongli in the neighboring Jiangsu Province in 2004 due to the rising rents.

Liu Daling, a sociologist at Shanghai University and owner of the sex culture museum, set up the museum in 1995 to display exhibits on ancient Chinese sex culture. The museum was once located on Nanjing Road downtown but later moved to suburban Qingpu District to cut expenses before moving again.

"I think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ers will have interest in having a glimpse of ancient Chinese sex culture. Shanghai, as an open-minded city, has lost such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Sun said.


链接地址:http://www.shanghaidaily.com/nsp/Metro/2013/04/27/Report%2Bsays%2Bcity%2Blacks%2Bpublic%2Bcultural%2Bfacilities/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3年4月27日
标题:上师大研究表明: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人均指数列全国首位

        上海、北京和浙江分列2012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人均综合指数前3位。这一研究结果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主持的《2012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据悉,该研究继2011年首次发布之后,第二年进行了跟踪研究,并形成了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排序。 

       各省市公共文化层次不一

        根据这次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排在前3位的是:广东89.08分、江苏83.76分、浙江81.15分,与去年保持一致。此外,人均排在前3位的是:上海92.60分、北京77.83分、浙江74.60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设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进步指数,总量排名前三甲的分别是:安徽408.19分、陕西273.03分、新疆236.01分。其中,宁夏107.13分;新疆24.23分;四川23.62分分列人均排名前三甲。

        其他指数的排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以从中看到各省市自治区的优势和不足。例如上海,这次在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人均),以及公共文化投入(人均)、公共文化产品(总量和人均)、公共文化活动(人均)、公共文化队伍(人均)、公共文化享受(人均)、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多个指数中均排名第1,显示了上海市民所享受到的人均公共文化服务都高于其他省市。

        但在公共文化机构(总量和人均)方面,上海呈现出明显的“短板”,则分别排在第26、27位。由此可见,上海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团体和场馆等机构数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逊教授指出,关于公共文化人均投入方面,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得分在60分以下;包括投入总量排在第1位的广东,排在第4位的江苏,人均得分也在60分以下;又如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百分比,全国平均是0.42%,有18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还有人均文化事业费(元),全国平均是35.86元,有21个省市自治区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许多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不仅总量少、比重低,而且群众最直接感受到的人均文化事业费也大都明显偏低,在这方面政府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可喜的是,在这次公共文化指数,各个省市在投入上有明显的进步,这次排名公共文化投入进步指数总量前三位的省市自治区是:四川60.08、安徽49.55、新疆41.50;人均排名前三位的是:宁夏102.71;四川47.22;新疆45.68。 

         六大指标评判“公共文化”

        据悉,这次评估体系由六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是:“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队伍”、“公共文化享受”。与比去年相比,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队伍”两个一级指标;而在以上六个一级指标之下,共设置了“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等58个二级指标,比2011年增加了20个指标。

        专家指出,以上指标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公共文化队伍”的增设是因为它是政府与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实施者,公共文化队伍的数量、成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它不仅反映了各省市自治区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状况和公共文化机构的规模,而且间接折射出各省市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人群数量和服务质量,和“公共文化机构”是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的评价指标。 

        据该课题的教授鲍宗豪介绍,为了满足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内在的逻辑要求,课题组所筛选的每一评价指标都具有数据可采集、可比较和可跟踪的特点,这些指标分别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文化年鉴》(2012年)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2年)等权威数据。数据采集的权威和可靠,是本课题研究结果客观、公正的首要保证。 

        非教授高度肯定了项目组所作的工作,认为这种围绕党的十七届全会和十八大会议精神,围绕国家文化建设进行民间智库建设的做法值得倡导。国家需要高校参与和开展重大的战略咨询,以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同时高校也可借此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度。

链接地址: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04/27/512381.html
(供稿:宣传部)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