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批)招标评审立项工作经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招标公告、受理投标课题、组织专家独立初评和会议答辩复评、公示建议中标课题等环节,立项名单已于近日发布。我校人文与传播学院汤勤福教授投标的课题《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和哲学学院方广錩教授投标的课题《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中标,资助经费分别为80万元和60万元。
汤勤福教授主持的课题主要是以中国古代礼制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礼制的变迁过程、发展阶段、各阶段主要特色,以及中国古代礼制与诸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道德、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在关系,力求揭示中国古代礼制在稳定社会、创造和谐社会、建设思想道德及文化风俗演变之中的特定作用,当然也批判中国古代礼制在强调尊卑等级方面的糟粕,同时更侧重研讨中国古代礼制某些因素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与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社会意义和学术贡献。
方广錩教授主持的课题主要针对敦煌遗书文种繁多、数量庞大、年代久远、文化多样、内涵深邃、形态复杂、收藏分散的现状,利用自己积累近30年的敦煌遗书编目实际经验与已有的编目数据,用现代技术进行古籍整理,试图突破目前敦煌学界的瓶颈,真正发挥敦煌遗书内涵的学术价值,力争成为世界敦煌学网上高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主要支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课题。201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包括文化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四类。本批次是基础理论类重大项目,重点支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课题,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三批)发布101个招标课题研究方向,共受理投标课题263项,最终确定91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上海15项。第三批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工作,共申报了7项,获批2项,另有2项进入到最后的会议答辩环节。
截至目前,本年度我校已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上海哲社重大项目2项,这表明我校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在逐年提升。由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已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会在高层次项目申报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创新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申报,保证项目申报质量,提高项目的入围率和中标率,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供稿: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
汤勤福教授主持的课题主要是以中国古代礼制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礼制的变迁过程、发展阶段、各阶段主要特色,以及中国古代礼制与诸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道德、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在关系,力求揭示中国古代礼制在稳定社会、创造和谐社会、建设思想道德及文化风俗演变之中的特定作用,当然也批判中国古代礼制在强调尊卑等级方面的糟粕,同时更侧重研讨中国古代礼制某些因素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与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社会意义和学术贡献。
方广錩教授主持的课题主要针对敦煌遗书文种繁多、数量庞大、年代久远、文化多样、内涵深邃、形态复杂、收藏分散的现状,利用自己积累近30年的敦煌遗书编目实际经验与已有的编目数据,用现代技术进行古籍整理,试图突破目前敦煌学界的瓶颈,真正发挥敦煌遗书内涵的学术价值,力争成为世界敦煌学网上高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主要支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课题。201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包括文化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四类。本批次是基础理论类重大项目,重点支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和文化研究课题,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三批)发布101个招标课题研究方向,共受理投标课题263项,最终确定91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上海15项。第三批中,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工作,共申报了7项,获批2项,另有2项进入到最后的会议答辩环节。
截至目前,本年度我校已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上海哲社重大项目2项,这表明我校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在逐年提升。由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已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会在高层次项目申报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创新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申报,保证项目申报质量,提高项目的入围率和中标率,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供稿:社科处 作者:徐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