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布《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18浏览次数:2091


        经过8个多月的讨论、编制、修订,《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于10月16日在庆祝建校58周年暨60周年校庆启动大会上正式发布。会上还宣读了校党委《关于实施<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的决定》。

       《行动计划》分指导思想、发展现状、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六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施《行动计划》,学校决定在校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内成立文化委员会(简称“文化委”),主任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文化委下设办公室,与校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合署办公;并设立“上海师范大学文化建设专项经费”,以保证各类文化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今后,学校将定期对各学院、各单位的文化建设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定期表彰校优秀文化工作者、工作集体和优秀项目。

        《行动计划》提出,学校将以弘扬“师道永恒”精神为主线,实施精神理念系统凝聚工程、行为规范系统优化工程、视觉识别系统完善工程、校园文化体验多样化工程、物质环境文化提升工程以及管理制度文化发展工程等六大工程。在2012年至2015年四年间,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将是在理念上形成共识。每个工程将以展示不同的主题思想来贯彻和统一多样化的建设内容。其中,精神理念系统凝聚工程将重点贯彻“熔德性于言行,化知识为智慧”的办学思想;行为规范系统优化工程力求树立“张扬思想,固执真理”的学术理念和“大道于心,仁爱至善;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学生发展理念;视觉识别系统完善工程主要是通过可感知的外观符号来展开“传承历史、丰富内涵、强化识别、凝聚师生”的核心理念;校园文化体验多样化工程的目的是要形成“国际化、多样化、常态化、群众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物质环境文化提升工程注重的是“简约、典雅、亲和、协调”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文化发展工程则希望学校治理要达到“系统构架、长效设计、注重程序、规制精细”的基本要求。理念的系统化构成《行动计划》的最大亮点。

       《行动计划》明确:要在坚持学校外观“形态”、内隐“神态”与师生“心态”的和谐统一以及“法治精神、大学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的总体指导思想下,通过全方位的文化建设行动,使我校的文化形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基本建立起双校区文化联动的长效机制,形成富有历史传承感和学术品位的文化氛围,健全校院两级文化发展体系,文化品牌效应更加明显,文化引领功能得到彰显,为将学校建设成为每根草、每棵树、每块砖、每堵墙、每幢建筑都会说话的文化型校园,打下坚实的理念认同基础。

(供稿:宣传部)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