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重回世博园 我校志愿者国庆参与两馆志愿服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06浏览次数:3250


        十一黄金周,由原世博会中国馆改建的中华艺术宫和原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改建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同时开馆,不仅勾勒出一个新的博物馆群落,更填补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体系的空白,一跃成为上海地标之一。假期中,我校百余名志愿者担任了“两馆”志愿者,为南来北往的游客们提供热情的导览、专业的讲解和亲切的服务。作为继世博会、世游赛后的又一次世界级志愿服务,我校两馆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倾情服务两馆,得到游客和馆方的一致认可。10月5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莲华在美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慰问了在中华艺术宫上岗的志愿者们。


弘扬志愿精神发挥专业优势

       作为国内顶尖的艺术展馆,两馆开馆备受各界关注。作为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和最具规模的两所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师生对参与两馆志愿服务充满热忱。早在今年6月“两馆”志愿者招募之初,美术学院师生便组团报名,成为了沪上“两馆”志愿者报名中最多参与人数的高校。

        中华艺术宫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本次展出上千件作品,涉及中外百余位艺术家,作品意蕴深远,内涵丰富。针对这一情况,志愿者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主动学习:学生党员袁佳琳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但她毅然放弃国庆回家团聚的机会,每天坚持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入党积极分子陈僳利用休息时间收集了历年双年展的资料,做成小卡片,每天在班车上与同伴们分享,帮助大家熟悉相关背景资料;入党积极分子徐安睿自创了“定制讲解法”:根据不同的观展对象,进行或启蒙、或深入、或具象的讲解,以满足不同对象的观展需求……

创意点亮服务真诚赢得信赖

        早在世博服务期间,美术学院的学子便发挥特长,设计纪念徽章等。在本次志愿服务中,学子们也充分发挥创意创想,提升服务质量:针对馆内展厅众多、展品纷繁的情况,学子们自制了“两馆”参观路线导览图方便游客;针对“两馆”志愿服务压力大、任务重,学子们设计“两馆”特色徽章互相激励彼此勉励……学子们的用心不仅受到了馆方的一致肯定,更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来自德国的艺术家埃利斯•沃叶科是博物馆常客,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在“中华艺术宫”他深深的感受到:“中华艺术宫不仅展品是一流的,志愿者也是一流的。”美术爱好者、来自杭州的王笑音是上海双年展的忠实粉丝,每次展览都会来参加。但今年他感受到了双年展的志愿者也在“重新发电”:“看得出志愿者都有精心准备,对艺术家的作品、展品的脉络都非常明晰,果然是科班出身。”来自浦东新区少年宫的小龚同学在聆听了志愿者们的启发式讲解后,对画作充满了兴趣。志愿者们还特地列出了一些参考书籍,小龚开心的说:“下次我要做好功课,再来请教志愿者哥哥姐姐们!”。慰问过程中,王莲华希望同学们能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让“两馆”成为学习的课题、实践的平台,更成为成长成才的舞台。

(供稿、摄影:美术学院、校团委)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