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揭牌仪式暨首届学员开班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地方政府奖学金预科学院正式落户我校。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刘京辉秘书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黄颖副司长、上海市教委薛明扬主任、上海市教委李瑞阳副主任、校领导陆建非书记和张民选校长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市教委李瑞阳副主任主持。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来自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文保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领导、沪上30多所高校的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首批来自11个国家的55名“预科学院”新生。
市教委薛明扬主任在致辞中说,设立“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国家《留学中国计划》,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留学目的地城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刘京辉秘书长致辞中首先祝贺预科学院的成立,表示国家留学基金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高校的各项举措,特别是在预科教育领域,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推动预科教育的发展,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全国本科来华留学准入考核办法而共同努力。黄颖副司长在贺词中提到,上海市预科学院的成立是一项推动地区来华教育改革的新举措,也是完善来华留学质量保障的新尝试,相信将推动上海地区来华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陆建非书记宣读了塞舌尔驻华大使馆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发来的贺信;张民选校长则回顾了“预科学院”自去年年底开始筹建到今年9月顺利开班的整个过程,并向预科的新生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一要努力学习中文,学好中文,今后必将受益无穷;二要充分利用时间来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力争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三要身心愉悦的学习和生活,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成,硕果累累。

刘京辉秘书长、黄颖副司长、薛明扬主任和陆建非书记共同为“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揭牌。预科学院还特聘张秀琴司长和刘京辉秘书长担任预科学院高级顾问,薛明扬主任代表学院向刘京辉秘书长和黄颖副司长授聘书。
揭牌仪式吸引了新华社、SMG、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日报等30余家社会媒体。
(供稿:国际交流处 摄影:宣传部)
附:
“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以下简称“预科学院”)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设立,委托上海师范大学进行管理与日常教学的外国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预科学院2012年9月正式挂牌并招收首届学员。“预科学院”的设立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目的地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加强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言和基础课程的预科教育,进一步改善外国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外国留学生的学业成功率,保证外国留学生学历、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确保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上海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品牌。
“预科学院”将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资、学科优势及办学资源,同时充分借鉴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生开展预科教育的模式与经验,制定适合预科学生的教学及管理方案,使学生通过预科学习在汉语言知识和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达到进入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基本标准。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刘京辉秘书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黄颖副司长、上海市教委薛明扬主任、上海市教委李瑞阳副主任、校领导陆建非书记和张民选校长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市教委李瑞阳副主任主持。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来自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文保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领导、沪上30多所高校的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首批来自11个国家的55名“预科学院”新生。
市教委薛明扬主任在致辞中说,设立“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国家《留学中国计划》,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留学目的地城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刘京辉秘书长致辞中首先祝贺预科学院的成立,表示国家留学基金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高校的各项举措,特别是在预科教育领域,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推动预科教育的发展,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全国本科来华留学准入考核办法而共同努力。黄颖副司长在贺词中提到,上海市预科学院的成立是一项推动地区来华教育改革的新举措,也是完善来华留学质量保障的新尝试,相信将推动上海地区来华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陆建非书记宣读了塞舌尔驻华大使馆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发来的贺信;张民选校长则回顾了“预科学院”自去年年底开始筹建到今年9月顺利开班的整个过程,并向预科的新生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一要努力学习中文,学好中文,今后必将受益无穷;二要充分利用时间来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力争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三要身心愉悦的学习和生活,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成,硕果累累。

刘京辉秘书长、黄颖副司长、薛明扬主任和陆建非书记共同为“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揭牌。预科学院还特聘张秀琴司长和刘京辉秘书长担任预科学院高级顾问,薛明扬主任代表学院向刘京辉秘书长和黄颖副司长授聘书。
揭牌仪式吸引了新华社、SMG、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日报等30余家社会媒体。
(供稿:国际交流处 摄影:宣传部)
附:
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情况介绍
“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以下简称“预科学院”)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设立,委托上海师范大学进行管理与日常教学的外国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预科学院2012年9月正式挂牌并招收首届学员。“预科学院”的设立是上海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目的地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加强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言和基础课程的预科教育,进一步改善外国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提升外国留学生的学业成功率,保证外国留学生学历、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确保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上海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品牌。
“预科学院”将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资、学科优势及办学资源,同时充分借鉴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生开展预科教育的模式与经验,制定适合预科学生的教学及管理方案,使学生通过预科学习在汉语言知识和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达到进入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基本标准。
1、培养对象
拟在上海市各高校进行本科专业学习,在汉语言知识和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尚未达到进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阶段学习基本标准的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面向文理工各科学生招生。学制为1-2年,2012年先期试点一年制。
2、培养目标
注重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学习,使学生在完成预科教育之后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点,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汉语水平达到新HSK五级),具备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一定的汉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一般性社会交际的需要。
2)掌握一定量的科技汉语词汇和常用句式,具备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使用汉语进行听、记、问的基本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中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及进入专业学习时所需要的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
3)选修一定的数理化知识,以便通过国家设立的数理化相关考试,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习。
4)初步具备汉语自学能力。
3、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预科教育课程包括语言类、专业类、文化类和社会实践类。为达到留学生预科教育目标,对基础汉语、科技汉语、数学等课程进行合理的编排和配置,具体体现为:
1)注重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教学安排上不仅关注读写课,而且确保口语和听力课的教学时间。
2)小班教学,适当分合。第一学期由于学生语言能力有限,安排“看图说话”课程,针对汉语口语、汉字实践性强的特点,每个大班按学生情况在下午再分成两个小班进行教学:有汉字和汉语基础的小班练习口语,加快提高口语水平;无汉字基础的既讲授、练习汉字,也练习口语。
3)强化语言,兼顾专业。集中强化学习基础汉语,以便为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汉语基础。学习后半段适当增设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4、师资队伍
“预科学院”利用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资、学科优势,成立教学研究室,遴选和引进一批优秀教师,并聘请有经验的预科教育学者和老师对教师们集中培训。任课教师均经过慎重挑选,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素质高、能力强。目前共有汉语教师11位,包括2位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所有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十年以上,编著过多部对外汉语教材的资深教师,且有数人曾在日本及博茨瓦纳孔子学院担任院长或长期任教。其余文、理、工科基础知识等选修课及通识课程将邀请上海师范大学相关学院的专业教师授课。
拟在上海市各高校进行本科专业学习,在汉语言知识和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尚未达到进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阶段学习基本标准的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面向文理工各科学生招生。学制为1-2年,2012年先期试点一年制。
2、培养目标
注重学生汉语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学习,使学生在完成预科教育之后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点,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汉语水平达到新HSK五级),具备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一定的汉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一般性社会交际的需要。
2)掌握一定量的科技汉语词汇和常用句式,具备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使用汉语进行听、记、问的基本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中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及进入专业学习时所需要的相应的书面表达能力。
3)选修一定的数理化知识,以便通过国家设立的数理化相关考试,更好地适应专业学习。
4)初步具备汉语自学能力。
3、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预科教育课程包括语言类、专业类、文化类和社会实践类。为达到留学生预科教育目标,对基础汉语、科技汉语、数学等课程进行合理的编排和配置,具体体现为:
1)注重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教学安排上不仅关注读写课,而且确保口语和听力课的教学时间。
2)小班教学,适当分合。第一学期由于学生语言能力有限,安排“看图说话”课程,针对汉语口语、汉字实践性强的特点,每个大班按学生情况在下午再分成两个小班进行教学:有汉字和汉语基础的小班练习口语,加快提高口语水平;无汉字基础的既讲授、练习汉字,也练习口语。
3)强化语言,兼顾专业。集中强化学习基础汉语,以便为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汉语基础。学习后半段适当增设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4、师资队伍
“预科学院”利用上海师范大学的师资、学科优势,成立教学研究室,遴选和引进一批优秀教师,并聘请有经验的预科教育学者和老师对教师们集中培训。任课教师均经过慎重挑选,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素质高、能力强。目前共有汉语教师11位,包括2位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所有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十年以上,编著过多部对外汉语教材的资深教师,且有数人曾在日本及博茨瓦纳孔子学院担任院长或长期任教。其余文、理、工科基础知识等选修课及通识课程将邀请上海师范大学相关学院的专业教师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