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成果通过验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9-13浏览次数:2131


        我校舒志定教授和苟小泉副教授分别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实践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已完成全部的研究工作,日前顺利通过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验收。

        舒志定的最终成果为35万字的书稿《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该书稿以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为指导,选择“人的教育”、“教育本质”、“教育正当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教育现实性”等六个主题进行微观研究,阐释了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特征、价值以及对当代教育学科理论建设与教育实践改革产生积极意义。这种理解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方法与思路,是当前马克思思想研究中所欠缺的,是对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有益补充与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苟小泉的最终成果为20万字的同名书稿。该书稿对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进行了展开性研究。在深入展开之后,发现了对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论形态的辨析,其实质就是突破了传统意义,或者说是对传统意义的延续。这种对传统的突破、延续,使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不仅具有传统和现实的意义,而且从内在诸层面上看,也使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与西方传统哲学“是论”或“存在论”、形而上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也具有了相关之处。关注、思考和解决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澄清传统意义上的“本体”、“本体论”形态及其内涵、特征和意义,而且对目前的一些认识或观点可以从根本上进行梳理和澄清,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先导作用。

(供稿:社科处 作者:江家鸣)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