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教育颂歌”纪念廖世承先生诞辰120周年演出在徐汇校区东部礼堂举行。廖世承先生的家属,上海市教委副秘书长、学生处处长汪歙萍,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劳晓芸,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助理张惠虹,上海市教委宣传处处长助理冯艾,湖南涟源市政协副主席、廖世承思想研究者邱超文,湖南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孔春晖;校领导陆建非、张民选、茅鼎文、柯勤飞以及我校老领导老干部、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委员、学院党政领导、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师范生代表等参加。

校党委书记陆建非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指出,廖世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作为上海师范学院首任院长,廖先生为学校的奠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强调,廖世承先生的“教育为百年之大计,立国之根本”,“教员为一个学校的命脉,一个学校的最后成功就靠着教师”等话语,发人深省,令人难忘。
“教育颂歌”演出分追溯、时光、记忆三大篇章,用艺术的形式歌颂各个年代教师的高尚师德,传承师大之精神,彰显永恒之师道。由廖世承先生在国立师范学院时期填词创造,学生表演的情景表演唱《国师之歌》开篇,用DV的形式生动呈现了廖世承先生海外求学、回国办学、教书育人的经历。翁敏华教授、李利珍教授、高娟敏副教授、王丛余副教授和全国优秀辅导员孙雅艳与学生共同演绎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菁菁校园》、《我爱米兰》等各个年代歌颂老师的经典歌曲,令人难忘;周进华、陆蓉、宋罡等教师演唱的《老师,你我共同的名字》、《老师,我常想起你》歌曲,唱出了教师的自豪之感和浓浓情谊。

“教育颂歌”主创团队在充分挖掘廖世承教育思想和广泛收集各个年代教师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的基础上,历时半年之久,几经研讨,数易其稿,完成了剧本的创作整体构想,同时在谢晋学院表演班学生、校行知合唱团、舞蹈团、现代流行手风琴乐团等学生艺术团队广大师生的共同演绎下,主题鲜明,生动诠释了各个年代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师生之情。
此次活动也是学校“085内涵建设”子项目师范生“德育实践创新基地”的一个重要活动。学校将以传承廖世承思想为核心,以“爱教育、爱学生、重品行”为师德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师范生成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未来卓越教师。
(供稿:学工部、谢晋学院、音乐学院 摄影:杨阳)

校党委书记陆建非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指出,廖世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作为上海师范学院首任院长,廖先生为学校的奠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强调,廖世承先生的“教育为百年之大计,立国之根本”,“教员为一个学校的命脉,一个学校的最后成功就靠着教师”等话语,发人深省,令人难忘。
“教育颂歌”演出分追溯、时光、记忆三大篇章,用艺术的形式歌颂各个年代教师的高尚师德,传承师大之精神,彰显永恒之师道。由廖世承先生在国立师范学院时期填词创造,学生表演的情景表演唱《国师之歌》开篇,用DV的形式生动呈现了廖世承先生海外求学、回国办学、教书育人的经历。翁敏华教授、李利珍教授、高娟敏副教授、王丛余副教授和全国优秀辅导员孙雅艳与学生共同演绎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菁菁校园》、《我爱米兰》等各个年代歌颂老师的经典歌曲,令人难忘;周进华、陆蓉、宋罡等教师演唱的《老师,你我共同的名字》、《老师,我常想起你》歌曲,唱出了教师的自豪之感和浓浓情谊。

“教育颂歌”主创团队在充分挖掘廖世承教育思想和广泛收集各个年代教师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的基础上,历时半年之久,几经研讨,数易其稿,完成了剧本的创作整体构想,同时在谢晋学院表演班学生、校行知合唱团、舞蹈团、现代流行手风琴乐团等学生艺术团队广大师生的共同演绎下,主题鲜明,生动诠释了各个年代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师生之情。
此次活动也是学校“085内涵建设”子项目师范生“德育实践创新基地”的一个重要活动。学校将以传承廖世承思想为核心,以“爱教育、爱学生、重品行”为师德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师范生成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未来卓越教师。
(供稿:学工部、谢晋学院、音乐学院 摄影: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