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3日,“从民俗表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以及国内台湾地区、北京中国社科院及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30多家单位民俗文化研究与戏剧研究领导、专家学者,三林舞龙、海派魔术及上海港码头号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相关工作者。

与会学者于6月2日实地考察了浦东三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当晚我校谢晋影视艺术学院10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全体学生表演了“‘一零•引领’——民俗表演专场”。我校党委书记陆建非、党委副书记黄刚、副校长丛玉豪、浦东新区文广局长夏煜静、中外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我校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生家长观看了演出。学生们精彩的演出赢得了领导和中外专家学者等的高度评价,陆建非这样评价到:超强简版无所不包,谢晋师生无所不能,文化之旅无所畏惧,华夏文明无往不胜!

当晚的演出分为“赏弄•弄堂”、“海港•留声”、“名宅•追远”“海派•魔术”、“时间•角色”、“龙腾•古今”、“传咏•开扇”七个部分,涉及叫卖歌、弄堂游戏、石库门里弄居住民俗、三林舞龙、海派旗袍、海派戏剧与魔术、上海港码头号子等民俗事项。当晚的教苑楼多功能厅挤得水泄不通,专程从奉贤赶来的11级表演、主持、广编、动画四个专业只能利用学院专业的优势在教室里观看了视频直播。
为了演绎出地道的上海民俗风情,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组织10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全体学生零距离接触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学生们带至上海三林地区感受“三林舞龙”,参观三林老街、三林绣庄、内史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将“上海港码头号子”、与“海派魔术”请进校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把手教导学生。经过1个多月的排练,诞生了眼下这台民俗展演。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我校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主办,响应了2012年5月于上海召开的“第四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发表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海行动计划(2012年至2014年)》,积极肩负起高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和作为,并结合自身优势,将民俗表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联系起来,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乃至东亚文化的弘扬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谢晋影视艺术学院 摄影: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