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国际周系列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5-02浏览次数:2548


        我校国际周活动开幕以来,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关注。连日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民晚报、青年报、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网、东方网、解放牛网、中国上海网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部分报道摘编如下: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5月2日 06版
标题:上海师大将送免费师范生出国学习
记者:曹继军

       上海师范大学将送免费师范生出国交流学习,以“做强教师教育,造就卓越教师”。校方透露,将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出国交流的免费师范生达到30%。

        除了免费师范生,上海师大还将加大对学生出国学习的支持与资助力度,预期每年参加各类交流项目的学生达到1000人次。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表示,在未来三年中,上海师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将努力做到“三个倍增”——学生出国学习人数倍增;教师出国访、留学和任教人数倍增;全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倍增。

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4月26日 7版
标题: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落沪
记者:徐瑞哲

        昨天在沪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透露,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落户上海。获批设立基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中国教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大以及上海师大。作为其中唯一非驻京机构,上海师大将通过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为国家教育决策和发展承担服务功能。同时,上海师大非洲研究中心获批成为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来源:文汇报 2012年4月26日 07版
标题:上师大办大学校长论坛
记者:庄逸秀
转载:和讯网

        昨天下午,以“交流与合作——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也正式落户上师大。

来源:新民晚报 2012年4月26日 A10版
标题:纽约大学在沪开硕士专业 上海开设外国留学生预科
记者:王蔚

        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昨天不约而同地宣布了两个新“项目”,以此推动本市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华东师大授权发布消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将于2013年5月起,分别在上海纽约大学和美国纽约校园本部,开设一个全新的研究生项目——商业分析硕士,这也将成为上海纽约大学开设的首个学位项目,并将开启纽约大学在中国授予学位的序幕。

  上海师大在举行中外大学校长高峰论坛时传出消息,本市第一所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将落户该校。留学生预科学院将为有需要的来沪留学新生提供汉语强化培训和学习技能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最初的适应期。未来的3年内将其打造成国内最优秀的留学生教育基地之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27日
标题:教育部两培育基地落户上师大
记者:李玉

  本报上海讯 4月24日,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国际教育研究中心”、 “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在上海师范大学揭牌成立。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在致辞中表示,这两个培育基地揭牌后要逐步成长为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发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

  据介绍,该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是全国四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之一。该非洲研究中心则将致力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涉非政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工作,着重于非洲历史、非洲经济、非洲一体化以及中非关系等研究。


来源:文汇报 2012年4月29日 4版
标题:围绕“非洲一体化和中非关系”上师大举办研讨会

  本报讯 28日,“非洲一体化和中非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组织,约20名中国非洲研究学者和商界人士与会,就非洲一体化的特点和挑战、非洲一体化个案研究、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吉布提驻华大使、尼日利亚驻沪贸易总代表、南非驻沪总领事以及北欧非洲研究所的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年,致力于非洲经济、非洲历史和中非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去年12月成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4月29日 4版
标题:上师大举行中非关系研讨会

本报讯 昨日,“非洲一体化和中非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20余位京沪等地专家学者和多位非洲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办。

来源:青年报2012年5月2日A05版
标题:上海将开设外国留学生预科
记者:刘昕璐

        本报讯 为期两周的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周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上海师大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本市第一所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将落户该校。留学生预科学院将为有需要的来沪留学新生提供汉语强化培训和学习技能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最初的适应期。未来的3年内将其打造成国内最优秀的留学生教育基地之一。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还达成共识,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应做到教育资源的共享。记者获悉,今后,上师大将进一步拓展学生海外留学、游学、实习、见习项目,特别是促使师范生的出国交流。三年内,该校将实现有30%的免费师范生能够出国交流,提升师范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另据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上师大“国际教育研究培育中心”及“非洲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来源:解放牛网 2012年4月24日
标题:上海师大国际周开幕
记者:董川峰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周日前开幕,昨天在上海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上,"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和"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同时揭牌。学校对外公布了《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表明,学校将设立学生海外学习、实习资助专项资金,增大对学生出国学习的支持和资助力度,每年选拔和资助学生赴海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学习、交流、实习或志愿服务,使更多的优秀学生获得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合作和竞争能力。学校还将积极拓展我校学生海外留学、游学、实习、见习项目,为相关学院提供优质的学生交换和交流机会;以"做强教师教育,造就卓越教师"为指导思想,为以"世承班"为主体的免费师范生开拓新的交流项目,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出国交流的免费师范生达到30%;积极与国外大学或专业机构、跨国公司合作,拓展本科和研究生的海外见习或实习活动,学习各国先进教育经验,培养学生的国际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学校还将增加教师海外交流与进修数量,以教师海外交流与进修数量倍增为目标,积极拓展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海外交流与进修项目,增加教师海外交流与进修数量,进一步明确海外交流与进修的目标和任务,如建设学术网络、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实现双语授课等。建立海外进修计划的项目制,确保教师或研究人员海外交流与进修的实际效果。

来源:东方网 2012年4月24日
标题:上师大举办国际周交流活动 “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记者:程琦

        为期两周的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周活动日前举行。记者从活动之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上获悉,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上师大“国际教育研究培育中心”及“非洲研究中心”共同揭牌。

        据了解,此次获批设立的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还包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是全国四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唯一的一所非驻京机构;而非洲研究中心早在1998年成立。目前已在非洲历史、非洲经济、非洲一体化、中非关系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灵山表示:“两个研究中心的揭牌,是期望各自能“逐步成长为本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和重要影响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并且发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的国际交流周上,上师大为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首次公布了《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5)》。计划中,上师大在三年内,将实现三个倍增,两个提升。“三个倍增“即实现学生出国学习人数倍增、教师出国访留学和任教人数倍增、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倍增。“两个提升”即实现国外合作院校层次水平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教授表示:“上海师范大学将抓住机遇,勇担挑战,全面推进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4月25日
标题: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落户上海师范大学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上海师范大学25日透露,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上海师范大学正式获批设立“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担任该基地负责人。

  据介绍,2011年11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培育区域和国别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基地的通知》(教外司专[2011]1512号)的精神和要求,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起,申报设立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并于今年年初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同时获批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还包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师大是全国四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中唯一的一所非驻京机构。

  据了解,早在2010年7月,上师大就获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设立了“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政策研究室”。上海师大方面表示,此次设立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既是教育部对上师大已有国际教育政策咨询工作的肯定,也将进一步促进上师大在国际教育研究中为国家决策服务、为国家教育发展服务,同时对上师大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也将起到引领性的推动作用。

来源:中国上海网 2012年4月27日
标题:上海师大举行中外大学校长高峰论坛 共商国际化进程中教育资源共享

        作为“2012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周”的重要活动之一,4月25日,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主题为“交流与合作——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外大学校长高峰论坛,20多位中外大学的校长以及外事处长参加论坛。上海师大党委书记陆建非主持论坛并作总结发言。

  研讨开始前,与会人员观看了反映上海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情况的视频短片。9所国内外高校的校长或副校长分享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东京学艺大学校长村松泰子和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蔡昌卓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校长代表Ms.Mary Anne P.Saunders建议大学考虑留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多提供语言类课程;英国龙比亚大学校长Ms.Dame Joan Stringer DBE强调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解决中外留学生数量不平衡的问题;法国马恩河谷大学副校长Mr.Frederic Toumazet认为留学生的教育质量非常重要,将来合作学校可以联合指导交流生撰写博士论文;台湾台东大学校长梁忠铭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刘亚提出教育国际化对高校的要求和对留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推动。上海师大校长张民选简要阐述了上海师大未来三年中的外事行动规划。主题发言后,校长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并回答了上海师大学生关于招生、学费、留学生活、海外兼职等问题的英语提问。

  同日,上海师大在外宾楼会议室举行中外大学外事处长工作研讨会。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赵灵山和来自美国、法国、中国数十所大学的外事处长以及上海师大各学院的外事院长出席研讨会。上海师大校长张民选致欢迎词。各校外事处长就“使命与责任——地方大学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分享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经验。

(供稿:宣传部)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