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参与科研实践”校第十七届科技节圆满落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4-28浏览次数:3159


         4月25日晚,校第十七届科技节闭幕式在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为本届科技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届科技节共有500多个项目申报立项,其中150个进入学生科研项目集市,共有211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文科115项,理科97项,本科生的项目占77.25%。在科研评审中,有50个项目获得奖励,本科生的项目占到32%。在闭幕式上,举行了十大专业竞赛的颁奖仪式,共有近500多位获奖学生受到表彰。科技节系列活动共吸引了全校8000多人次的学生参与其中。


创意秀展示奇思妙想

        神奇的体操运动员表演精湛的鞍马动作;威武的擎天柱、大黄蜂突然从复印机中走来;真人版愤怒的小鸟;……这些都是在“师大创意秀”决赛中呈现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全场观众潮水般的掌声。

        4月25日晚,校第十七届科技节系列活动“师大创意秀”总决赛在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经过各学院初赛、复赛,最终入围“师大创意秀”决赛的9个项目进行了PK。比赛要求参赛队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肢体、辅助道具及各类表演形式,在五分钟内展现某个主题,鼓励发挥创意,展现幽默。
人文学院原创歌曲配合唯美的《画面》,数理学院的机械战士《高达》,商学院的《燃烧的蜡烛》展示的感恩的心,金融学院的《神曲大串烧》,信机学院的《电视也疯狂》,……同学们使尽浑身解数,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创意,让台下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更看到了同学心中创意的火花。

        经过激烈的比拼,外语学院的《校园超能力者》技压群雄,以巧妙的设计、绝佳的配合,摘得本次大赛的冠军,信机学院的《复印机》,《电视也疯狂》分获亚军和季军。比赛邀请了三位青年专业教师担任评委,他们犀利又不失幽默的点评也是本届大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练好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同学们,屏幕上有八个选项,其中哪几个选项属于社会调查?”随着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的副教授刘中起老师启发性的问题,同学们探讨起了可以做社会调查的各种内容。

        自4月11日以来,校第十七届科技节“科研启明星”系列科普讲座在奉贤校区逐一展开。人事处处长陈昌来老师的《漫谈大学生科研》,刘中起副教授的《社会调查的方法与技巧》,全国“挑战杯”一等奖获得者周平乐的《我的成功之路》,金融学院辅导员、“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韩林峰的《赢得挑战杯——实力+机遇》等,多场讲座从科研课题的选择到开展社会调查的实际操作,从挑战杯的亲身经历到科研活动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一位位主讲人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不仅鼓励同学们要练好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同时也为同学们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专业竞赛展风采

       “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祭”、“‘烤梨爷爷’的感人故事”……这些都是英语新闻主持人大赛即兴播报的主题。十位进入决赛的选手一展未来英语主播的风采。
用140个字写下心中的感想,“一纸微书”微小说大赛,让同学们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自三月底以来,校第十七届科技节之“十大专业竞赛”在校园内掀起了专业知识大比拼的热潮。包括微小说竞赛;英语新闻主持人大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模拟炒股大赛;建筑知识竞赛;纳米科普知识竞赛;创意微视频大赛;LED设计大赛;以及定向创意策划大赛等,各个学院都以各自的专业特色为切入点,设计出包括科普,进阶,专业多个不同层次的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让广大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各取所需,培养兴趣。

从优秀到卓越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叫优秀,同时做好两三件事那就叫卓越。”全国“挑战杯”二等奖获得者生环学院研究生郭莺莺这样鼓励着学弟学妹们。4月19日,校第十七届科技节系列活动“挑战梦想”之科研精英学子论坛在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论坛邀请了全国“挑战杯”一等奖获得者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康乐和我校研究生郭莺莺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获奖项目后,两位学长和数百名爱好科研的同学们热烈交流、分享经验、积极讨论。论坛结束后,同学们都热情高涨,想要一试身手。来自教育学院的严佳慧同学说:“通过此次的交流,我收获了很多。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信念。科研不是一项学习任务,而是一种探索。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坐在这里跟我的学弟学妹们交流我的科研经验。”

        校第十七届科技节以“携手参与科研实践”为主题,以贯彻落实316学生工作会议提出的‘以生为本 引领发展’的育人目标为宗旨,在活动之初,强调了“鼓励更多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鼓励学生跨专业合作进行科研,鼓励学生将科研与为社区、企业服务相挂钩”的目标。本届科技的各项活动,很好地实现了这些目标,正如校长助理刘晓敏在担任学生科研项目评审后所发出的感叹:“今年的科研成果主要以实证为主,希望今后保持这一良好势头,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项目,涌现出更多的科研新星,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挑战杯的竞赛中去。”

(供稿、摄影:校团委)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