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3+1”模式 机关推出新举措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4-28浏览次数:3273


        自4月12日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召开后,机关干部职工都在认真学习落实校领导的讲话精神,积极响应校办等9部门联合发出的倡议,各部处、各单位围绕如何立足本部门工作,配合“3+1”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推进,纷纷推出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在奉贤校区工作的具体措施。

        校办对校级重要会议的异地汇报采取视频会议形式;在奉贤校区提供申请机构代码证、盖章等服务;在排定会议表时,大型会议、大型活动优先考虑在奉贤校区进行;加强协调,尤其强化综合性事务、边缘性事务等方面的牵头功能;增加奉贤校区校办的有生力量。

        纪委办、监察处加强与在奉贤校区整建制办学的学院及二级单位领导的沟通和服务,坚持经常走访,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工作;定期牵头职能部门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保障、收费等方面的意见,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组织部将党校办班重心向奉贤校区转移;老干部学生党建巡视指导活动向奉贤校区转移;深入推进奉贤校区学生园区党建工作;持续做好与大一新生党员结对帮扶工作。

        宣传部进一步做好奉贤校区周日免费电影工作;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逐步放在奉贤校区;加快奉贤校区教学楼和办公楼的室内软装饰步伐;常年保持3名工作人员驻守奉贤校区;发展和培训好学生记者队伍,强化对奉贤校区各学院各单位的报道;增派编辑力量,提高对奉贤校区的新闻报道质量。

       老干部处充分运用老干部讲师团、老干部党建巡视工作指导组和特邀党建组织员三支队伍,做好大学生党建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作用,加大支持和关心各学院关工分会建设和工作的力度。

        学工部(处)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开展师范生技能和英语综合能力大赛等学习竞赛活动,开展“名师有约”主题沙龙,开设计算机、英语四、六级的学习辅导讲座,开展考研形势宣讲会等助力考研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深化文明修身内涵;开设“公民警校进师大”课程,加强公共安全意识教育;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等重大活动形式与内容;开展特色生活园区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向学院开放校专业心理咨询场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举行专家会诊和咨询案例督导;加强对 “心灵之友”社团与心理委员的指导,社团每月推出一次朋辈互助活动。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开展金色系列和走近系列活动;依托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咨询室,开展“生涯发展”、“创新创业”、“出国咨询”等工作坊活动;加强奉贤校区职业发展协会工作。拓展帮困助学渠道。进一步挖掘校内外勤工助学资源;增加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数;加强校外慈善义工活动基地建设;优化慈善工作站、爱心家园管理。落实奉贤校区辅导员生活保障条件。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制度细则,相关待遇向奉贤校区辅导员倾斜;改善辅导员住宿条件;开展辅导员协会活动,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研究生部(处)积极开展奉贤校区本科生考研宣讲和咨询活动;支持各学院研究生在奉贤校区担任本科生的兼职辅导员和导生;对在奉贤校区担任专兼职辅导员的在读研究生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保卫部(处)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师生;保卫处24小时有人在岗,对师生求助和困难,做到认真接待、耐心解答、积极协调、及时解决;尽量减少师生往返两校区次数,方便师生;为方便奉贤师生领取身份证,把奉贤师生的发证放在保卫处奉贤校区办公室。

        校团委完善部门值班制度,确保每天有校团委同志参与校区学生活动,指导团学工作,完善团委“七个一”基层联系制度;校团委组织的近七成活动落实安排在奉贤校区,同时通过本研互动,促进奉贤校区的科研创新氛围;在每周常规电影展播、健身房开放等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和文艺团体参与奉贤校区双休日活动;加强与奉贤团区委等部门联动,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大力推进校园学生信息门户建设,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探索常任学生代表制度,发挥学生参与民主治校的积极作用。

        教务处继续秉持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认真做好奉贤校区的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进一步落实奉贤校区的教师答疑制度,保证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奉贤校区的素质讲座,提高讲座质量,保证通识教育的质量,强化奉贤校区的文化氛围;和相关部处一起,认真解决因3+1而产生的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院一起,完善奉贤校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满足学生见习活动的开展。

        人事处增加奉贤校区值班密度,为在奉贤校区教职工提供常规的涉及劳资、专业技术职务、考核、退休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涉及工资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人事考核等的特殊时段,集中人力就近为在奉贤校区教职工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与国际交流处等部门合作,定期在奉贤校区举办教师出国进修等政策宣讲会;把新教工培训等事项尽量安排在奉贤校区举行。

        资产处调整优化校班车运行时刻,增加奉贤校区运能。更新3台教职工班车;增加两校区直放车;探索教职工与公务活动学生往返两校区乘车分流模式。、加强奉贤校区突发水电后勤保障应急处理,突发应急处理由现场负责人确定,重大突发水电后勤保障事件边处理边汇报。与设备处、保卫处、图书馆等部门在推进3+1管理模式过程中进行联动;为学院在推进3+1管理模式过程中有关后勤保障服务需求提供支撑。在奉贤校区三教、四教改建更好条件的教师休息室。

        科技处根据学校文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配合学院加强工科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有关科研平台建设;除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服务外,还配合学校人才培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社科处与各文科学院密切联系,在奉贤校区举办各类学术讲座。

        国际交流处将国际艺术节的部分展演节目、“学思湖海外名师讲坛” 部分报告安排在奉贤校区;每年适时在奉贤校区举办咨询会,就师生关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进行宣讲。

        财务处继续完善两校区财务服务一体化的功能,使财务处在两校区的机构都能全方位、多功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财务报销、收费、管理等服务;进一步推进项目库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对纳入项目库管理的奉贤校区建设项目优先投入。

        基建规划处加快奉贤校区学生公寓的建设步伐,积极主动争取项目的尽早立项并开工建设;利用今年暑期改造南区足球场、北区蓝排球风雨操场、图文中心园厅,为学校推行3+1管理模式提供必要硬件条件。

        设备处常年保持7位同志在奉贤校区上班,为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设备保障服务;处领导每周四到奉贤校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急难愁问题;用于推进3+1管理模式的硬件设备优先配置,提供财力、人力、技术支持。

        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继续开设服务窗口,为师生奉贤校区查询档案提供便利;每年在奉贤校区举办校史展览,如有合适的场地,建校史馆;如举办展览,在奉贤校区再制作一套展版;举办学术报告会优先考虑奉贤校区;为奉贤校区人文环境布置提供帮助。

        信息办进一步加强奉贤校区信息办服务台的综合服务能力,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师生在两个校区任何一个服务台均可得到同样的服务受理;进一步开放校内远程视频应用服务。为配合学校各部门在3+1模式下的各种远程视频会议需求,提供两校区视频会议服务,学校各部门只需提前2个工作日向服务热线64321010致电登记即可使用,同时在会议时段中提供视频设备使用技术支持和网络保障。

(供稿:机关党委)

新闻速递